[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拉力转换器的抗阻力训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53185.8 | 申请日: | 202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0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一颗糖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05 | 分类号: | A63B21/005;A63B23/12;A63B2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拉力 转换器 阻力 训练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拉力转换器的抗阻力训练系统,其包括机体(10)、阻力电机(20)以及牵引绳(30),该牵引绳(30)具有绕设端(31)以及连接端(32),该连接端(32)活动连接在一转换器(100)中,该转换器(100)与一拉力器(40)相连接,该转换器(100)具有直接传递拉力以及双倍传递拉力两种工作方式,该转换器(100)包括牵引绳通道(110a)、自由绳孔(111a)、锁定绳孔(112a)以及连接端固定位(113a),其中,该自由绳孔(111a)以及该锁定绳孔(112a)分别位于该牵引绳通道(110a)的两侧端部,该牵引绳(30)同时穿设在该牵引绳通道(110a)、该自由绳孔(111a)以及该锁定绳孔(112a)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训练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直接传递拉力以及双倍力传递拉力两种工作方式,且在两种工作方式之间能够自由切换的抗阻力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进行体育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佳方法,进行体育运动尤其是定期进行身体肌肉训练是保持身体健康、塑形、养生的最佳方法。为了方便人们进行肌肉训练,各种健身器材已经很普遍的被人们所使用。
如图1所示,目前,在各种健身器材中尤其以抗阻力训练器应用的最为广泛,抗阻力训练器其工作原理主要为,在牵引绳1的一端设置拉力装置2,拉力装置2可以为拉手、拉杆、推杆等,相对应的在牵引绳1的另外一端设置阻力装置3,阻力装置3可以为配重片、阻力电机等,工作的时候,阻力装置3产生阻力,阻力通过牵引绳1传递至拉力装置2位置,拉力装置2作用在人体上以达到训练人体肌肉的目的。
如图2所示,为了改变阻力传递方向,方便人们使用,实践中会设置一些定滑轮4以达到改变阻力传递方向,方便人们使用的目的。实践中,各种家用力量训练器材都是利用这种原理实现的,比如,夹腿器、推胸器等等。
一般而言,在公共健身房中阻力装置3多为配重片。但是,为了降低重量,缩小占地面积,家用健身器材中的阻力装置3多为阻力电机。
如图2至图4所示,当阻力装置3为阻力电机31时一般存在两种阻力传导方式。
如图2所示,为定滑轮传导方式,此种传导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力量传导直接,其阻力能够通过牵引绳1直接传导到拉力装置2上。
其主要缺点在于:受制于阻力电机31最大输出功率的限制,此种传导方式只能够满足小力量的肌肉训练,其适用范围有限。比如,当阻力电机31最大只能够输出60公斤的阻力时,则此种情况下,只能够满足人们对60公斤以下重量的训练要求。而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大重量的训练要求,则需要翻倍的提升阻力电机31的最大输出功率,但是这种实现方式不但会大大的提升电机成本,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如图3、图4所示,在阻力电机31最大输出功率额定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提升训练重量,出现了动滑轮传导方式。
此种传导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利用动滑轮的力学原理,在阻力电机31最大输出功率额定的情况下能够翻倍提升训练重量。
然而,其主要缺点在于:极其容易发生“卷绳”的情况,并进一步引发安全事故。
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具体描述如下,人们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分为两种训练方式:方式一为大重量慢速度训练、方式二为小重量快速度训练。
如图3所示,在方式一的情况下上述动滑轮传导方式一般能够满足训练要求。此种情况下,阻力电机31的输出功率较大,其所产生的阻力也较大,由于大阻力作用在人体上,此刻,人体只能够通过降低运动速度才能够完成对大阻力重量的负重。
举例来说,阻力电机31输出60公斤的阻力,通过动滑轮5,拉力装置2位置的阻力会达到120公斤,在此种负重条件下人体只能缓慢运动才能够克服阻力完成负重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一颗糖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一颗糖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31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