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62933.9 | 申请日: | 202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瑞;段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121 | 分类号: | H10K59/121;H10K59/123;H10K59/131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丁建春 |
地址: | 230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像素电路、扫描驱动单元和多条栅极驱动信号线;像素电路设于衬底的一侧且对应设于显示区;多个像素电路形成的像素电路区的面积小于显示区的面积;扫描驱动单元设于衬底的一侧且对应设于非显示区,扫描驱动单元与像素电路连接;扫描驱动单元用于给像素电路提供扫描驱动信号;栅极驱动信号线设于衬底的一侧且对应设于显示区,栅极驱动信号线与扫描驱动单元连接,栅极驱动信号线用于给扫描驱动单元传输输入信号。通过上述设置,减小边框尺寸,实现窄边框,同时避免出现熄屏显示不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窄边框是高屏占比不可忽视的关键性技术。目前,窄边框设计上主要受限于边框内驱动电路和一些信号线的设计空间,柔性屏还可能受到弯折工艺的限制,导致屏体的边框没办法做的更小。
为了实现较窄的边框设计,通常会采用驱动电路仅在一行像素的单边驱动方案或者一级驱动电路驱动两行甚至多行像素的设计方案,来减小驱动电路占用的边框空间,但是这种设计同时也会导致驱动电路的负载增加,负载增加约一倍,带来的问题是驱动电路输出的信号延迟增加,影响屏体的显示效果。此外,通常也会采用缩小边框内金属走线的线宽线距的方式来减小边框尺寸,但是因为受到光刻等设备的解析能力以及实际产线工艺能力的限制,驱动电路和信号金属走线能够缩减的空间很小,且最小布线间距(布线pitch)也几乎接近极限值,此种方法能减小的边框尺寸也是有限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窄边框,同时避免引起显示异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像素电路、扫描驱动单元和多条栅极驱动信号线;所述像素电路设于所述衬底的一侧且对应设于所述显示区;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形成的像素电路区的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区的面积;所述扫描驱动单元设于所述衬底的一侧且对应设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扫描驱动单元与所述像素电路连接;所述扫描驱动单元用于给所述像素电路提供扫描驱动信号;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设于所述衬底的一侧且对应设于所述显示区;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与所述扫描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用于给所述扫描驱动单元传输输入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设于所述显示区靠近所述非显示区的部分区域;
优选地,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侧边的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邻接,所述像素电路设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设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
优选地,所述显示区的轮廓形状为多边形,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在所述显示区内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区的一边线基本平行;
优选地,所述显示区的轮廓形状为长方形,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在所述显示区内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区的长边方向基本平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虚拟信号线;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除设有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之外的区域设有所述虚拟信号线;
优选地,所述虚拟信号线与接地信号线、电压信号线、初始化信号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另一元件所在的金属层;
优选地,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设于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第四金属层中的一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为栅极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为电容极板层,所述第三金属层为源漏极金属层,所述第四金属层为电源走线和复位信号线所在的金属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仅包括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629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自动放电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极片无损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