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再生料制备中间包挡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67840.5 | 申请日: | 2023-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司小拴;刘雷;崔庆阳;申晓卫;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利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043 | 分类号: | C04B35/043;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3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再生 制备 中间 挡墙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再生料制备中间包挡墙的方法,本发明的再生料中间包挡墙,采用再生铝镁碳砖废料为主要原料,通过再生铝镁碳砖废料的粒径的合理选择和氧化镁含量的限定,再生铝镁碳砖废料中的氧化镁含量>70%,防止由于镁含量过低导致产品耐火度低,高温生产过量的尖晶石相,影响产品的抗侵蚀及抗冲刷性能。本发明突破了现有技术壁垒,使再生铝镁碳砖废料破碎后的颗粒料不需要经过水化处理即可直接使用,产品表面无凸起、断层问题,大幅降低再生原料的制造成本和环保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技术,尤其涉及再生耐火材料,具体是一种使用再生料制备中间包挡墙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连铸工艺中钢包与结晶器之间不可缺少的钢液存储容器和分配容器。随着超洁净钢和无缺陷铸坯生产的发展,对连铸钢液清洁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高效连铸技术的推动下,连铸机的拉速越来越高,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来不及上浮就进入结晶器内凝固。因此,中间包冶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多种类型的控流装置,如挡渣坝、挡渣堰、湍流控制器等,且多采用碱性镁质材料。
随着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企业面临巨大的生产成本和经营压力。为降低耐火制品成本,对于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成为首选的考虑方向。目前对于回收的铝镁碳砖再生料多应用于钢包砖,在浇注料中的利用相对较低。而且根据现有的铝镁碳砖再生料应用技术,铝镁碳砖再生料必须经过充分的水化(水化时长通常大于72小时)及烘干处理,不能直接使用,否则未经处理的再生料遇水反应将导致砖体出现凸起或空鼓等问题。但水化处理时间长,不仅浪费大量水资源,也严重制约再生料的制备效率,而且水化分解产生的化学气体及沉淀物质也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再生料制备中间包挡墙的方法,其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可利用不经水化处理的铝镁碳砖再生料直接制作中间包挡墙,解决了铝镁碳砖再生料制备产品时的效率及污染问题,降低了再生料的应用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再生料制备中间包挡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以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再生铝镁碳砖废料75-85份,镁砂15-30份,92硅微粉2-5份,a-氧化铝微粉1-3份,添加剂0.2-4份;所述再生铝镁碳砖废料中的氧化镁含量>70%;
步骤S2、将再生铝镁碳砖废料、镁砂、硅微粉、α-氧化铝微粉、添加剂混合,得到再生中间包预制浇注料;
步骤S3、将步骤S2获得的再生中间包预制浇注料经过成型、养护、干燥,得到中间包预制产品;具体步骤如下:
S3.1、成型,将再生中间包预制浇注料放入搅拌机内,加水搅拌5分钟,缓慢放入模具内,同时开启振动电机振动时间3min,使胚体在模具中成型;
步骤S3.2、养护,将胚体和模具一同放入养护窑内,养护24小时,养护温度70℃,湿度60%,然后脱模,得到半成品;所述养护窑内设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用于控制湿度,同时稀释胚体养护过程中释放的氨气;
步骤S3.3、干燥,将半成品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350℃,时长70h,即得中间包挡墙产品。
所述步骤S1中,再生铝镁碳砖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粒度为8-15mm再生铝镁碳砖废料10-30份、粒度为5-8mm再生铝镁碳砖废料10-25份、粒度为3-5mm再生铝镁碳砖废料10-20份、粒度为1-3mm再生铝镁碳砖废料10-20份。
所述步骤S1中,再生铝镁碳砖废料按照以下方法获得:将用后的铝镁碳废砖表面的钢渣和废钢清理干净,从而获得需要的铝镁碳砖废料大块,再将铝镁碳砖大块破碎至要求粒度,破碎的同时进行除铁处理,最终获得再生铝镁碳砖废料。
所述步骤S1中,镁砂由0-1mm的镁砂颗粒和200目的镁砂细粉按照以下质量配比组成:0-1mm的镁砂颗粒10-18份,200目的镁砂细粉15-20份;镁砂中的氧化镁含量为>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利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利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678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