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电站箱体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2153.2 | 申请日: | 202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8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胜;鲍江富;何中泽;张东江;张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玖行智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S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创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8 | 代理人: | 王妮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箱体 总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电站箱体总成,包括:箱体组件,包括下箱体和叠合于所述下箱体的上箱体,所述下箱体和上箱体构成箱内空间,所述下箱体设置有笼式框架;至少两个配电箱组件,间隔安装于所述笼式框架内。安装于所述笼式框架的多个充电底架,所述充电底架与所述配电箱组件一一对应电连接;与所述充电底架可拆卸连接的电池箱组件,所述配电箱组件通过所述充电底架与所述电池箱组件充电连接。滑动连接于所述上箱体的换电机器人,所述换电机器人用于带动所述电池箱组件对应插接或脱离充电底架。下箱体设置笼式框架,整体结构强度高,结构稳定性高。充电底架和配电箱组件分别独立安装至笼式框架并电连接,以实现独立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动力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电站箱体总成。
背景技术
换电重卡车辆在港口、工地、矿场等短途运输场地使用,降低汽柴油等燃油消耗,降低碳排放。车辆使用具有储能功能的电池箱组件为动力装置提供能源,在电池箱组件内的电能消耗后,将车辆行驶至换电站并对电池箱组件进行换电,以进行连续作业。
中国专利CN215705798U公开了一种换电站,包括充电模块、换电模块和监控模块。充电模块包括第一装配主体和充电组件。充电组件能够为电池箱充电。换电模块包括第二装配主体和输送装置。监控模块包括第三装配主体、监控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装配主体和第三装配主体沿第一方向排列且间隔设置以形成换电通道。第二装配主体设置于第一装配主体和第三装配主体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输送装置能在进入换电通道的待换电设备和充电模块之间取放电池箱。监控设备用于监控存放于充电模块的电池箱的存放情况和充电情况,控制设备用于控制输送装置。该换电站为模块化设计,可降低基建难度。
上述换电站中第一装配主体和第二装配主体为预制件,由工厂整体运输至建站基地后进行组装,输送装置安装于第二装配主体。由于输送装置在吊装电池箱后,整体重量大,第二装配主体在跨度方向上会向中心方向合拢变形,导致输送装置移动卡滞,影响使用。并且,第一装配主体和第二装配主体为大跨度的U形预制件,整体运输后易导致开口尺寸变化,装配难度大,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换电站结构形状不稳定,装配及运输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电站箱体总成。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电站箱体总成,包括:
箱体组件,包括下箱体和叠合于所述下箱体的上箱体,所述下箱体和上箱体构成箱内空间,所述下箱体设置有笼式框架;
至少两个配电箱组件,间隔安装于所述笼式框架内;
安装于所述笼式框架的多个充电底架,所述充电底架与所述配电箱组件一一对应电连接;
与所述充电底架可拆卸连接的电池箱组件,所述配电箱组件通过所述充电底架与所述电池箱组件充电连接;
滑动连接于所述上箱体的换电机器人,所述换电机器人用于带动所述电池箱组件对应插接或脱离充电底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笼式框架包括间隔分布的立柱、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上框架层和下框架层,所述上框架层和下框架层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上框架层设置有交错的横梁及纵梁,所述充电底架架设于所述上框架层的横梁和纵梁相交形成的矩形空间,所述配电箱组件安装于所述下框架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笼式框架设置有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上框架层和所述下框架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包括铺于所述笼式框架的底板及分布于所述底板的多个舱门,所述底板将所述下箱体分隔形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舱门在开启时连通所述上空间和所述下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上空间之间构成电池吊装空间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下空间的高度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高度与换电设备的换电高度差值小于或等于30厘米,其中,换电设备为使用所述电池箱组件的用电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玖行智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玖行智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21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步带耐磨性能测试仪
- 下一篇: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