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可移动砖石类文物脱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4385.1 | 申请日: | 202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金普军;李昌青;杨阳;陈煜;沈淑坤;石峰;艾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53 | 分类号: | C04B41/53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可 移动 砖石 文物 脱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可移动砖石类文物脱盐方法,所述的盐为可溶性硫酸盐或氯盐,采用双层海绵贴敷外加红外热源,吸油绵中沉淀剂与可溶盐离子在饱水海绵层中迅速发生沉淀反应,导致接触面周围可溶盐离子浓度快速降低形成浓差,加速文物中可溶盐的溶解和离子迁移;同时,外界热源能够加速溶液在吸油绵的外侧挥发,从而带动可溶盐离子的向外迁移,避免沉淀剂向内扩散导致在文物内形成硫酸钡沉淀。该方法基于加速离子扩散的思路,具有快速、高效和便捷的优势,适用于各类具有复杂表面的文物脱盐处理,能够为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和具有脆弱表层文物中硫酸盐的去除提供技术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室外大型砖石类文物脱盐保护处理,以及受到盐害侵蚀的文物脱盐处理。
背景技术
室外大型砖石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一类文物,但是因为处于开放式或半封闭环境中容易受到可溶盐侵蚀,发生盐析、酥粉和剥落等因盐害造成的表面风化现象,例如:西安城墙因可溶盐侵蚀造成表层出现了泥化、剥离和泛碱等病害;陇县等馆藏陶质文物因为氯化物结晶应力腐蚀,直至酥粉殆尽。陶质文物存在多孔结构,利于有害可溶盐的富集,从而受到可溶盐溶解—结晶过程中的应力破坏,发生酥粉和剥落等病害。室外砖石文物由于体积大、不可移动等特点,无法采用像小件砖石文物通过溶液浸泡及超声处理等辅助脱盐的方法,从而导致脱盐难度大。同时,脆弱陶质文物自身强度低,彩绘陶质文物表面存在彩绘层,都无法实现浸泡和超声辅助脱盐处理。
目前,用于室外大型砖石质文物表面脱盐主要采用纸浆糊敷法,对于质地较好的小件陶质文物则有系列脱盐方法,例如:一种脱除户外酥粉砖质文物中硫酸盐的方法(201711118861.X)是将硫酸钠转化为硫酸钡沉淀沉积在文物本体中,该方法存在文物本体内部潜藏有害盐类的隐患,且易加剧文物本体的应力破坏;王丽琴等在《复合材料贴敷脱盐技术在脆弱陶器脱盐中的应用》提出利用高吸水树脂糊化后与载体材料制成复合脱盐垫对器物进行脱盐,而该技术需将文物埋于沙箱中一定深度对其加压,会对脆弱文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另外,苏伯民等人在《新型合成脱盐材料在治理莫高窟盐害壁画中的试验研究》中设计了一种脱盐板通过吸水性材料对壁画进行脱盐处理,该方法能较多清除壁画干燥后在表层析出的白色结晶盐,而内部结晶盐的残留仍会破坏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双层绵贴敷和辅助加热对不可移动砖石类文物中的可溶性盐进行脱除的方法。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对砖石类文物本体喷淋去离子水,使有害可溶性盐溶解后,贴敷饱和吸附去离子水的吸水绵层,再在吸水绵层上贴敷饱和吸附沉淀剂溶液的吸油绵层,然后采用红外灯照射,在不超过40℃下对吸油绵层加温5~15分钟。根据脱盐效果重复上述方法5~10次。
上述的可溶性盐为硫酸盐或氯盐;其中,所述可溶性盐为硫酸盐时,所述沉淀剂溶液是以乙酸钡水溶液为水相的反相微乳液;所述可溶性盐为氯盐时,所述沉淀剂溶液是以乙酸银水溶液为水相的反相微乳液。
上述反相微乳液由油相、水相、复配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组成,其中油相为环己烷,水相为0.05~0.30mol/L乙酸钡水溶液或0.05~0.30mol/L乙酸银水溶液,水相加入量为油相体积的1%~3%,复配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和司班-80质量比为1:0.6~3.0的混合物,复配表面活性剂占反相微乳液总体积的1%~2%,助表面活性剂为乙醇,复配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g:1~2mL。
进一步,优选上述吸水绵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吸油绵层的厚度为5~20mm。
进一步,优选采用200~300W红外灯照射,通过距离调整使得吸油绵层表面温度不超过4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4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