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系统芯片低功耗实现方法、系统芯片、车机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76604.X | 申请日: | 202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1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同;邵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87 | 分类号: | G06F1/3287;G06F1/3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芯片 功耗 实现 方法 设备 | ||
一种系统芯片低功耗实现方法、系统芯片、车机及设备,系统芯片包括可关断电源域和内嵌常开电源域,可关断电源域中嵌套有内嵌常开电源域,内嵌常开电源域中嵌套有独立关断模块;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可关断电源域处于通电状态,内嵌常开电源域通过第一隔离单元接收可关断电源域发送的第一信号,并通过第一电平转换单元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电平转换;响应于独立关断模块处于通电状态并接收第一电平转换后的第一信号,内嵌常开电源域通过第一隔离处理模块,接收独立关断模块发送的第一信号并进行第二电平转换,并发送至可关断电源域。由此,能够灵活、有效地降低复杂电源域场景下的系统芯片功耗,同时基于程式化的策略有助于提高配置效率和降低出错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系统芯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系统芯片低功耗实现方法、系统芯片、车机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系统芯片的功能复杂化,功耗需求越来越大,低功耗设计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需要配置复杂电源域的车载系统芯片。在相关技术中,对复杂电源域进行配置时,需要直接在可关断电源域中,基于大量的对应路径,手动插入大量的低功耗元件,来实现低功耗设计。从而,导致采用这种方法的工作量过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芯片低功耗实现方法、系统芯片、车机及设备,通过将需要独立关断的模块嵌套在内嵌常开电源域中,并将内嵌常开电源域嵌套在可关断电源域中,由此能够灵活、有效地降低复杂电源域场景下的系统芯片功耗,同时基于程式化的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配置效率和降低出错率,而且便于结合逻辑综合工具进行自动配置,从而进一步地提高配置效率,并降低出错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系统芯片低功耗实现方法,所述系统芯片包括可关断电源域和内嵌常开电源域,所述可关断电源域中嵌套有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中嵌套有独立关断模块,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被配置有第一隔离单元、第一电平转换单元和第一隔离处理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可关断电源域处于通电状态,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通过所述第一隔离单元接收所述可关断电源域发送的第一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电平转换单元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电平转换,发送至所述独立关断模块;
响应于所述独立关断模块处于通电状态并接收所述第一电平转换后的第一信号,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通过所述第一隔离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独立关断模块发送的第一信号并进行第二电平转换;
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将所述第二电平转换后的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可关断电源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离处理模块包括第二隔离单元和第二电平转换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独立关断模块处于通电状态,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通过所述第二电平转换单元对所述独立关断模块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第二电平转换,并通过所述第二隔离单元接收所述第二电平转换后的第一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离处理模块为带隔离单元的电平转换器。
进一步地,所述独立关断模块包括第一独立关断子单元和第二独立关断子单元;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还被配置有第二隔离处理模块和第三电平转换单元;所述响应于所述独立关断模块处于通电状态,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通过第一隔离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独立关断模块发送的第一信号并进行第二电平转换的步骤,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独立关断子单元处于通电状态,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通过所述第二隔离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独立关断子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并进行第三电平转换;
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通过所述第三电平转换单元对进行所述第三电平转换后的第一信号进行第四电平转换;
响应于所述第二独立关断子单元处于通电状态并接收所述第四电平转换后的第一信号,所述内嵌常开电源域通过所述第一隔离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独立关断子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并进行所述第二电平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66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特征SAR溢油检测方法
- 下一篇:在线煤质分析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