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外源溶磷菌群强化铀污染地下水生物修复效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98610.5 | 申请日: | 2023-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6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华;宋建;章志悦;曾涛涛;李仕友;向金晶;贺珊;肖权津;邓一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C02F101/0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外源溶磷菌群 强化 污染 地下水 生物 修复 效果 方法 | ||
1.溶磷菌群,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取1g沉积物样品与含铀培养基混合,160rpm、30℃厌氧培养,以1%(v/v)的接种量传代,每传一代使新的含铀培养基中的铀浓度比上一代提高1mg/L,直到含铀培养基中的铀浓度达到20mg/L,获得对铀具有耐受能力的溶磷菌群;
所述含铀培养基的体积为200mL;
所述含铀培养基包括含有5mg/L铀的PVK液体培养基;
所述传代的间隔为8天;
所述沉积物样品包括中国东南部湖南省衡阳市的下水道污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磷菌群,其特征在于,包括unclassified_f__Enterobacteriaceae、Propionispora、Dysgonomonas、Macellibacteroides、Citrobacter、Sedimentibacter、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Anaerotruncus和Aneurinibacillus,以及可接受的细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磷菌群,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unclassified f Enterobacteriaceae的高通量测序相对丰度为0.436434;
所述Propionispora的高通量测序相对丰度为0.04502;
所述Dysgonomonas的高通量测序相对丰度为0.12714;
所述Macellibacteroides的高通量测序相对丰度为0.15273;
所述Citrobacter的高通量测序相对丰度为0.01626;
所述Sedimentibacter的高通量测序相对丰度为0.16656;
所述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的高通量测序相对丰度为0.00112;
所述Anaerotruncus的高通量测序相对丰度为0.04741;
所述Aneurinibacillus的高通量测序相对丰度为0.00158;
所述可接受的细菌的高通量测序相对丰度为0.00584。
4.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β-甘油磷酸钠和具有溶磷功能的菌群;
所述具有溶磷功能的菌群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溶磷菌群。
5.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溶磷菌群或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以及可接受的辅料或助剂。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溶磷菌群、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在降低地下水中溶解态铀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溶磷菌群、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在强化地下水生物的铀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所述地下水生物包括土著菌群。
8.铀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溶磷菌群、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投加至含有铀污染地下水的土地中,完成修复。
9.铀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取铀污染地的地下水50mL和沉积物10g混合,30℃、160rpm厌氧培养7h,获得土著菌群;
步骤(2):取外源菌群、步骤(1)所述土著菌群与待修复的铀污染地下水混合,完成修复;
所述外源菌群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溶磷菌群、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986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