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蚕养殖的病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00440.X | 申请日: | 2023-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2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璐;青学刚;李文学;刘刚;陈小平;黄盖群;尹红;青小龙;赵颖;何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C12Q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郝迎宾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养殖 病原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蚕养殖的病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蚕病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凹槽块,所述凹槽块的内部滑动配合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的外部转动配合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存放控制格;所述存放控制格的上方插接配合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通过升降板进行下降,下降后检测传感器和存放控制格插接配合,便于对粪便特征提取检测操作,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采用经验查看蚕的身体情况,通过该方法效率更高,检测速度更快,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蚕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蚕养殖的病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家桑蚕是一种以桑叶为食料的鳞翅目泌丝昆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蚕蛾科、蚕蛾属桑蚕种。栽桑养蚕的主要目的是蚕茧和丝绸,蚕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每一个发育阶段的不同部位及其代谢物都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蚕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为生存环境的问题产生疾病,简称蚕病,现有技术中的家桑蚕在对进行蚕病检测方法一般有看食桑、看体色、看体态、检测排粪等多种方法,但是对于前三种都是采用经验进行判断,而对于经验判断误差较大,不便于准确查看蚕病的出现,而采用粪便检测传统的方式效率较低,不便于对粪便进行分类,导致容易造成混合,则需要再次重现检测操作,较为不便对于该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完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蚕养殖的病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解决了蚕粪便不便于检测,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蚕养殖的病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凹槽块,所述凹槽块的内部滑动配合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的外部转动配合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存放控制格;
所述存放控制格的上方插接配合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
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呈交叉形状,一端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轴,且电机轴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和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和升降板滑动配合,所述框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撑杆之间转动配合有转轴。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控制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一种用于蚕养殖的病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首先通过控制模块将蚕身携带的病菌录入;
步骤二:将蚕所产生的粪便均放置在存放控制格的内部;
步骤三:检测传感器和存放控制格相匹配,插接配合,检测传感器对蚕粪便检测操作;
步骤四:粪便结果提取后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录入蚕病的特征的信息进行对比检测,最后将检测的结果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00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