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串光骨传导耳机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06216.1 | 申请日: | 2023-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9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嗣海;张中林;曾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李玉红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串光骨 传导 耳机 构造 | ||
本发明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串光骨传导耳机构造,包括分别挂设在左耳与右耳的第一耳挂组件与第二耳挂组件以及设置在第一耳挂组件与第二耳挂组件之间的后挂组件,所述第一耳挂组件与第二耳挂组件均设置有导光体,所述导光体显露出第一耳挂组件与第二耳挂组件的外侧,所述导光体设置有出光部,所述出光部设置有多个且沿导光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发明发光面积大,有效使射出的光变得均匀柔和,有效避免发生散光、漏光、串光等现象,增强使用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串光骨传导耳机构造。
背景技术
骨传导耳机是指以人的骨骼为介质,不经过外耳道和耳膜,将声音传递到听觉器官的耳机,它的原理是将声音转化为不同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中枢等传递声音,然而现有的骨传导耳机存在着以下问题:一般采用可透光的导光柱进行导光指示,如果是针对一个指示灯,基本可以满足导光需求,但是如果是针对多个指示灯进行导光,多个指示灯所发出的光呈现在导光柱上就会发生散光、漏光、串光等现象,进而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清晰地识别出多个指示灯的不同指示状态,带来诸多的不便,影响使用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串光骨传导耳机构造,发光面积大,有效使射出的光变得均匀柔和,有效避免发生散光、漏光、串光等现象,增强使用体验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防串光骨传导耳机构造,包括分别挂设在左耳与右耳的第一耳挂组件与第二耳挂组件以及设置在第一耳挂组件与第二耳挂组件之间的后挂组件,所述第一耳挂组件与第二耳挂组件均设置有导光体,所述导光体显露出第一耳挂组件与第二耳挂组件的外侧,所述导光体设置有出光部,所述出光部设置有多个且沿导光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耳挂组件与第二耳挂组件均设置有控制器以及装设于控制器的发光源,所述导光体设置在发光源,所述导光体包括引光部以及凹设于引光部的受光部,所述受光部与发光源相对设置并用于接受发光源所发出的光线,所述引光部用于将光线散射分布到出光部,多个出光部凸设于引光部并用于射出经由引光部引导的光。
进一步,所述出光部呈棱柱状,相邻两个出光部之间开设有间隙,所述出光部的外侧边缘均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所述第一耳挂组件包括壳体以及盖合装设于壳体的盖体,所述控制器装设于盖体与壳体之间,所述壳体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自壳体的表面凹设而成,所述导光体抵触容设在凹槽内,所述壳体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设置有多个且自壳体的外壁凹设而成,相邻两个通槽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导光体通过间隙挡止抵触在限位块。
进一步,所述盖体设置有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板以及设置于按键板的按键帽,所述按键帽设置有按键柱,所述按键柱自按键帽的外壁突伸而出,所述按键板设置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自按键板的表面突伸而出,所述按压柱设置有用于容设按键柱的按压槽,所述按压槽的内槽壁挡止抵触按键柱。
进一步,所述按键柱、按压柱、按压槽分别设置有多个,多个按键柱间隔设置并沿直线排布于按键帽上,多个按压柱间隔设置并沿直线排布于按键板上,所述按压槽位于按压柱内,所述按压槽的中心轴线与按压柱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所述盖体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自盖体的内壁凸设而成,所述按键板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自按键板的表面凹设而成,所述限位板插接容设在限位槽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耳挂组件设置有NFC模块。
进一步,所述后挂组件包括后挂以及设置于后挂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自连接端的端面突设而成,所述凸起部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自凸起部的表面突伸而出,所述壳体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自壳体的内壁凹设而成,所述限位筋滑动容设在定位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06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电动客车自动驾驶刹车补偿方法
- 下一篇:光模块灵敏度测试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