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湖水下森林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07763.1 | 申请日: | 202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7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靖森;朱龙飞;李泉;孔玉华;靳行;李莎莎;康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C02F3/32;C02F1/28;E02B3/12;A01G22/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湖 水下 森林 生态 修复 施工 方法 | ||
1.人工湖水下森林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及水位调控,对湖体水位进行调控,确保明镜湖湖体的最深处水位不超过30cm;
步骤二、湖体清理,清理水面漂浮垃圾、清除湖底及岸边的杂草、死亡鱼类、树枝、垃圾以及湖底的砖块等,确保湖底整洁;
对于湖底局部不平整或存在较大高差部位进行局部整平,保证种植区栽植基厚度不小于20cm,便于植物扎根生长;
步骤三、底质改良,为水生植物生长创造优良底质,采用底质改良剂对底质进行处理,按照40g/m2的用量将底质改良剂稀释到使用浓度约40±05g/L,由工人均匀喷洒整个湖底;
步骤四、湖体补水及沉水植物群落种植,对湖体进行补水,并保持在沉水植物种植区30cm左右水位;构建沉水植物群落,以人工插种为主,人工抛种为辅的方式进行施工,沉水植物种植过程中,将种苗分散整理剔除残株、病株,采用促生根剂、促生长剂对所种苗进行预处理,确保沉水植物种植后的成活;
步骤五、水体透明度提升,为保证沉水植被正常生长以及水体清澈通透的景观效果,将改性黏土按照100g/m2的用量,与市政自来水按照1:10的浓度搅拌均匀后,利用喷洒机或人员在船上泼洒的方式进行施工,逐区域全湖均匀投入水体,通过水解带电吸附沉降作用,实现湖体透明度提升;
步骤六、食物网构建及挺水-浮叶植物种植,优先选择本地物种,放养到指定的区域进行半天驯化处理,水生动物投放根据沉水植物种植期分批次进行,稳步形成平衡的水生态系统。植物选择根、茎发育良好、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挺水-浮叶植物采用人工栽种方式进行,将荷花按照2~3株/m2、睡莲按照2~4株/m2的密度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湖水下森林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根据施工需求,预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人员、材料等配置到位,规划进出材料和废弃垃圾运输通道,保证施工过程中包装袋等废弃物垃圾能及时清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湖水下森林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抽水机抽水排出的模式实现对明镜湖湖体水位的调控,确保明镜湖湖体最深处水位不超过30cm,便于进行对明镜湖水下森林生态修复的不带水施工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湖水下森林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湖底淤泥中采用抄网探底逐层横扫的方式,实现淤泥的清理;对于根据设计需要呈现的较大高差区域,采用植入景观石的模式,进行湖底地形的固定加固;
保证种植区栽植基厚度不小于20cm的具体方法为:
种植区优先选用底部较为平整的区域;
使用刮板对种植区栽植基上表面的局部凹凸处进行平整;
采用标记有长度刻度的直杆对种植区栽植基的厚度进行逐点测量;
对于测量出栽植基的厚度明显较小的区域,进行种植区底部凸形结构单元的破坏、清理;
采用种植区栽植基覆土补填的方法,对栽植基厚度不足20cm的区域进行补料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湖水下森林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采用底质改良剂对湖底进行底质改良,改善湖底土壤环境,抑制土壤中有害病原体生长,恢复、富集底泥中有益微生物菌群,为沉水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湖水下森林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在对湖体中水位线以下30厘米处的沉水植物种植区进行沉水植物群落种植完成的基础上,实现对湖体的补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077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