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连墙锚杆孔渗漏水封堵处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11411.3 | 申请日: | 202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7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丽;王立彬;孟庆晨;张策;邱思宇;徐海龙;付海光;马文建;王绅皓;刘伟;梁雷;徐志强;齐云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6 | 分类号: | E02D19/16;E02D31/04;E02D31/10;E02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00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连墙锚杆孔 渗漏水 封堵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连墙锚杆孔渗漏水封堵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垫板,所述垫板一侧设置有墙体,且垫板另一侧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与垫板内部设置有锚索,所述墙体侧面开设有锚杆孔,且锚索穿过锚杆孔内部,所述垫板侧面、肋板侧面、锚杆孔内侧面开设有引流孔。本发明中,通过垫板开设有引流孔,可通过堵漏宝封堵肋板与垫板之间的缝隙,向引流孔内插进导水管,并使用堵漏宝封堵导水管与引流孔之间的缝隙,最后使高压灌注机通过止水针向导水管输送聚氨酯堵漏剂,使聚氨酯堵漏剂封堵锚杆孔洞内缝隙,封堵效果较好,避免锚杆孔长期渗漏,地下连续墙后土体的水土流失的情况,有利于保证边坡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连墙锚杆孔渗漏水封堵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作为深基坑的一种支护结构,可兼做止水帷幕,具有较好的挡土防渗性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地下连续墙与锚杆的支护体系中,由于预留锚杆孔一般穿透墙体,基坑内外存在水压力差,坑外地下水会从锚杆孔缝隙渗漏,这时一般会采用导水管引流的措施,将渗漏水引流至基坑内,但是这种方法会对后续结构施工带来一定的不便,且另一方面长期渗漏也可能造成基坑周边土体、既有建筑物等地物、地貌产生不正常变形,影响基坑安全,而若在肋板安装前,在锚杆孔内塞填堵漏灵、海带等材料封堵,这种方法常常是封堵不严,锚杆张拉后对填塞物发生破坏导致渗漏,这样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与资源成本的投入,又降低了后续施工的施工效率,对基坑安全也存在一定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连墙锚杆孔渗漏水封堵处理装置及方法,通过垫板开设有引流孔,可通过堵漏宝封堵肋板与垫板之间的缝隙,向引流孔内插进导水管,并使用堵漏宝封堵导水管与引流孔之间的缝隙,最后使高压灌注机通过止水针向导水管输送聚氨酯堵漏剂,使聚氨酯堵漏剂封堵锚杆孔洞内缝隙,封堵效果较好,避免锚杆孔长期渗漏,地下连续墙后土体的水土流失的情况,有利于保证边坡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连墙锚杆孔渗漏水封堵处理装置,包括垫板,所述垫板一侧设置有墙体,且垫板另一侧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与垫板内部设置有锚索,所述墙体侧面开设有锚杆孔,且锚索穿过锚杆孔内部,所述垫板侧面、肋板侧面、锚杆孔内侧面开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内部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底端设置有止水针,所述垫板配套附有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面设置有灌注机,所述安装板顶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顶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设置有引导框,所述引导框顶部设置有钻孔机。
可通过堵漏宝封堵肋板与垫板之间的缝隙,然后通过钻孔机在垫板与肋板底部上钻出引流孔,并使引流孔延伸至锚杆孔内,向引流孔内插进导水管,并使用堵漏宝封堵导水管与引流孔之间的缝隙,将引流孔底部封堵,使渗漏水全部由导水管流出,最后使灌注机通过止水针向导水管输送聚氨酯堵漏剂,使聚氨酯堵漏剂封堵锚杆孔内缝隙,封堵效果较好,避免锚杆孔长期渗漏,地下连续墙后土体的水土流失的情况,有利于保证边坡安全,保护地下水资源,同时观感质量较为美观,可根据漏水点水量大小调整材料种类及用量,材料相对简单,可实施性较强,不需要进行二次明排抽水,有利于减少人工成本和设备、电力、水管等材料成本,有利于增加后续工序的施工工效。
进一步在于:所述安装板顶面四个拐角均旋合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侧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可转动支撑杆,使支撑杆相对安装板移动,从而调整安装板四个角的高度,对安装板进行调平,支撑板可通过连接球对支撑杆进行支撑。
进一步在于:所述伸缩杆顶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引导框两个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支撑座内侧面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支撑座侧面滑动连接有与相邻转动轴滑动插接的插接块,可将插接块拔出,然后调整引导框的角度,从而根据需要调整钻孔机的钻入角度,然后将插接块重新插进支撑座与相邻转动轴内,使支撑座通过插接块限制转动轴的角度,将钻孔机的角度重新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14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