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I导热薄膜的生产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17521.0 | 申请日: | 202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4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闫哲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东科过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荣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98 | 代理人: | 袁丽娟 |
地址: | 113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 导热 薄膜 生产 制造 工艺 | ||
1.一种PI导热薄膜的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操作人员将聚酰亚胺作为基材,使用加热设备将其进行加热融化,然后将熔融状态的聚酰亚胺材料利用流涎膜机制备成一定厚度的聚酰亚胺薄膜,之后将成品的聚酰亚胺薄膜进行收卷存放以待后续加工使用;
步骤二:然后操作人员准备聚氨酯原料进行高温加热融化,之后利用搅拌设备进行混合搅拌,同时控制搅拌的时间为30min,从而可以聚氨酯原料的融化速度,随后操作人员可以将熔融状态的聚氨酯原料送入至流涎膜机当中,从而可以制备成聚氨酯薄膜,然后将成品的聚氨酯薄膜利用加热设备对其顶部和底部进行持续加热保温,使得聚氨酯薄膜外表面的温度控制在65-75℃,并且此时聚氨酯薄膜的外表面处于软化状态;
步骤三:操作人员准备散热硅脂涂料,然后将步骤一当中收卷起来的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展开,并且将其进行剪裁从而分为两份,之后利用清洁设备将聚酰亚胺薄膜的内表面进行除尘清理,随后将散热硅脂涂料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的内表面;
步骤四:操作人员将步骤三所处理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对其外表面进行加热,使得整个聚酰亚胺薄膜内部均充满热量而软化,随后操作人员将两份软化后的聚酰亚胺薄膜贴合在步骤二聚氨酯薄膜的顶部和底部,从而可以对聚氨酯薄膜进行包覆处理;
步骤五:操作人员将包覆处理后的聚氨酯薄膜送入至压合设备当中,利用压力将聚氨酯薄膜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份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内表面压紧,并且在对两者进行压合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开启冷风机,从而来提高聚氨酯薄膜和聚酰亚胺薄膜之间冷却成型的速度,最终将会形成成品的导热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导热薄膜的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厚度为5-8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导热薄膜的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两份聚酰亚胺薄膜其长度与厚度都为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导热薄膜的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加热温度为50-65℃,且聚酰亚胺薄膜的加热时间为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导热薄膜的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的聚氨酯薄膜与聚酰亚胺薄膜的压合次数为四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导热薄膜的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的冷风机运行温度为23-35℃,且冷风机每次运行时间为4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导热薄膜的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在收卷后存放在无尘环境,且存放环境处于常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导热薄膜的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散热硅脂涂料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的内表面后进行暖气流干燥,且干燥的时间为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导热薄膜的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的聚氨酯薄膜与聚酰亚胺薄膜之间采用顶部和底部同时压合方式,且两面压合的力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东科过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东科过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75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