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锑锭铸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17628.5 | 申请日: | 202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1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西晓;徐浙武;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生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12 | 分类号: | B22D7/12;B22D7/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徐新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锭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金属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锑锭铸锭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固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底部与支撑座的顶部之间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铸锭槽;所述铸锭槽在转动盘的顶部呈圆周阵列规律排列;通过在转动盘的顶部设置第二支撑臂,之后在第二支撑臂的内部设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扇叶,向转动盘顶部的铸锭槽内部吹风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可使得铸锭槽内部的熔融状的精锑冷却速度更快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使熔融状的锑自然冷却,容易导致锑冷却速度过慢,对锑锭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锑锭铸锭装置。
背景技术
锑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辉锑矿中,锑所形成的化合物在古代即有记载,由于锑的外形与铅类似,因此锑在古代被误认为是铅,在如今社会中,铅锑合金板在铅酸电池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锑、铅和锡制成的合金,可用于提升焊接材料以及轴承等的性能。
为方便金属锑的保存与运输,通常会将锑制成锭状,锑锭主要作为合金的硬化剂用于冶金、蓄电池及军工等工业,在将金属锑铸成锭状时,需要将精锑加热至熔融状,之后将熔融状的锑倒入模具中,待其自然冷却后,即可形成金属梯的锭状产品。
在对锑进行铸锭时,需要对锑进行熔融,进而将熔融状的锑浇铸入模具的内部,之后等待锑冷却完成后,即可形成锑锭,而将熔融状的锑置于空气中,使其自然冷却的速度较慢,容易导致锑锭的生产效率较慢。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锑锭铸锭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锑锭铸锭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固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底部与支撑座的顶部之间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铸锭槽;所述铸锭槽在转动盘的顶部呈圆周阵列规律排列;所述固定盘与转动盘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壁上通过固定螺栓固接有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顶端固接有注料斗;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壁上通过固定螺栓固接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设置在转动盘转动方向中第一支撑臂后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支撑臂的顶部固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侧壁上固接有多个扇叶,该扇叶在第二转动杆的侧壁上呈圆周阵列规律排列;所述支撑座的侧面设有取料组件;使得铸锭槽内部的熔融状精锑的冷却速度更快
优选的,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通过固定螺栓固接在支撑座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三支撑臂设置在转动盘转动方向中第二支撑臂后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三支撑臂的顶部安装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固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端部固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靠近转动盘的侧壁上固接有支撑块;所述转动盘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设置在对应铸锭槽底部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滑动板与转动盘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顶部与底部侧壁上固接有啮合条;所述支撑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支撑块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滑动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啮合槽,且该啮合槽开设在对应啮合条的位置处;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侧壁上固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设置在第三支撑臂与推动杆相对应的侧壁上;所述转动座的内部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推板;使得锑锭的取出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通过固定螺栓固接有第四支撑臂;所述第四支撑臂设置在第二支撑臂与第三支撑臂之间;所述第四支撑臂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取料块;所述取料块设置在对应铸锭槽的位置处;所述取料块的滑动通过电推缸推动;所述取料块的底面呈倾斜设置,靠近转动盘边缘的位置处的取料块底面最低,远离转动盘边缘位置处的取料块底面最高;可使得后续对锑锭的取出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生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益阳生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7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