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施工用墙体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19402.9 | 申请日: | 2023-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7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郭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百洲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6 | 分类号: | E04G21/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智创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8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施工 墙体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墙体支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施工用墙体支撑装置,包括竖杆,竖杆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铰链一和铰链二,两个铰链一和铰链二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底杆和卡块,底杆和卡块通过铰链一和铰链二与竖杆转动连接,竖杆的上端活动卡合有固定筒,固定筒上开设有对称设置有卡合槽一,卡合槽一与卡块的位置相适配,卡块上固定安装有作用板,固定筒上设置有定位机构,竖杆下端的铰链一为弹簧铰链,翻动作用板,从而使作用板利用铰链二与竖杆的位置进变化,从而是作用板的平面向上或者进行倾斜设置,然后通过移动固定筒,同时整个装置可以利用作用板支撑或者整个竖杆进行支撑,达到多个方式支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墙体支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古建筑施工用墙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由于古建筑墙体结构老化,在对古建筑进行施工时需要使用到墙体支撑装置。
但是有墙体在支撑时需要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支撑,而现有的支撑却是进行直接支撑,没有考虑到墙体的结构已经地面不水平的情况下,对支撑机构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支撑装置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古建筑施工用墙体支撑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施工用墙体支撑装置,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铰链一和铰链二,两个铰链一和铰链二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底杆和卡块,所述底杆和卡块通过铰链一和铰链二与竖杆转动连接,所述竖杆的上端活动卡合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上开设有对称设置有卡合槽一,所述卡合槽一与卡块的位置相适配,所述卡块上固定安装有作用板,所述固定筒上设置有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开设在竖杆上,所述凹槽一的两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倾斜设置,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互动安装有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所述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与定位槽的位置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底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槽一,所述槽一上均固定安装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上转动安装有转杆一。
优选的,所述槽一位置且在底杆上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内活动卡合有滑杆二,所述滑杆二上转动安装有滑杆一,所述转杆一上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杆一穿过滑槽一延伸到底杆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滑槽二设置为弧形且中间高两侧低,所述滑杆一设置为直线型,所述底杆上表面还均匀安装有多个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上下段设计为方形,竖杆的中间段设置为圆形,且设计为圆杆,所述圆杆与竖杆上下段均为伸缩设计。
优选的,所述圆杆上活动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铰链三,所述铰链三上固定安装有杆一,两个杆一通过铰链三活动安装在圆环上,杆一上活动安装有筒一.
优选的,所述筒一上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到杆一上,所述杆一伸入到内槽内,两个铰链三在圆环上呈九十度设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古建筑施工用墙体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百洲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百洲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9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