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型梭车的电子差速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21892.6 | 申请日: | 202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0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曹建文;姜铭;王涛;龙先江;许连丙;田克君;高旭彬;郭利强;乔佳伟;高鹏;胡文芳;布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00 | 分类号: | B62D11/00;B62D6/00;B62D101/00;B62D13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电子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重型车辆行走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重型梭车的电子差速控制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纯液压转向过程中,车辆的转弯半径大,部分轮胎出现滑移或拖拽现象的问题。通过整车控制器获取目标梭车在转向阶段的油门踏板开度;根据映射关系确定梭车在转向阶段的初步给定转速;获取目标梭车在转向阶段的油缸位移传感器的长度;根据其映射关系,确定梭车在转向阶段的转向角;根据转向角,解析机械结构确定目标梭车的转弯半径;最后计算可得各轮的差速系数,最终结合初步给定转速,完成最终的行走电机实际给定转速输出,实现梭车的电子差速控制。本发明能够提高重型车辆的转向性能和驾驶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型车辆行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梭车的电子差速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井下重型梭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煤矿,此类车辆往往承担着采掘过程中煤炭的转运工作。以往该类车辆的转向系统较为简单,多采用纯液压转动,通过驾驶员控制液压方向盘,增加液压回路油缸压力来实现整车的转向。
对于重型车辆来说,通过纯液压转向的方法、装置会增大车辆的转弯半径,且电驱系统无法获取轮胎转向角而调整输出,从而导致部分轮胎出现滑移或拖拽现象,增加电机的无功功耗和轮胎的磨损,车辆的操作性和驾驶舒适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重型梭车的电子差速控制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重型梭车的电子差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目标梭车在转向阶段的油门踏板开度和油缸位移长度;
S2:根据油门踏板开度和目标梭车输出转速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梭车在转向阶段的初步给定转速;
S3:根据油缸位移长度和目标梭车转向角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梭车在转向阶段的转向角;
S4:根据转向角,解析目标梭车的几何结构,确定目标梭车的转向半径;
S5:根据转向半径,确定目标梭车内轮、外轮的差速系数;
S6:根据目标梭车转向阶段的初步给定转速和内轮、外轮的差速系数,确定目标梭车内轮、外轮的实际给定转速并输出,控制目标梭车的行驶转向。
优选地,步骤S1中,油门踏板开度的数值范围为0至100;油缸位移长度为目标梭车在目标时刻的油缸位移长度,此处的目标时刻指产生油门踏板电信号的时刻。
优选地,步骤S2中,第一映射关系为:
式中,V为目标梭车在转向阶段的初步给定转速;Vmax为设定的电机最高转速;k为油门踏板开度;λ为加速度系数。
优选地,步骤S3中,第二映射关系为:
式中,γ为目标梭车的转向角;La为目标梭车行驶时所构成的三角形的一边长度;Lb为目标梭车行驶时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另一边长度;L为油缸的位移长度,即三角形斜边的长度;β为梭车行驶时所构成三角形的角度。
优选地,步骤S4中,根据目标梭车的转向角,通过前后轮胎构造转向圆弧,得到目标梭车的转向半径为:
式中,R0为目标梭车的转向半径;m为前后轮胎的中心间距;γ为目标梭车的转向角。
优选地,步骤S5中,目标梭车转向阶段内轮、外轮的差速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21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