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剪组合三维震振隔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24544.4 | 申请日: | 202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6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柏文;邵志鹏;戴君武;徐磊;杨永强;聂桂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晨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9 | 代理人: | 刘文权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三维 隔离 装置 | ||
一种压剪组合三维震振隔离装置,属于隔震与隔振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三维隔震支座只具有对挤压力的消能减震,抗拉拔能力较差的问题。包括竖向隔振部、水平隔震部和抗拉抗弯限位装置,抗拉抗弯限位装置包括上环形扣件和下环形扣件,竖向隔振部和水平隔震部上下相连,上环形扣件套接在竖向隔振部外周,上环形扣件的顶端与竖向隔振部的顶端相连,下环形扣件的底端与水平隔震部的顶端相连,下环形扣件的顶端通过竖向层叠橡胶环套接在上环形扣件的底端。通过设置竖向层叠橡胶环与L型截面的钢环组成的抗拉抗弯限位装置,克服了竖向隔振部抗拉拔能力差的问题,同时增强了厚层层叠橡胶座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震与隔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剪组合三维震振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人类社会至今仍无法避免这一自然现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多源于建筑物倒塌所致。因此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做好工程抗震减灾工作,致力于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平,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
隔震技术作为一种可以显著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是在建筑的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采用柔性连接,设置足够安全的隔震系统,由于隔震层的“隔震”、“吸震”作用,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的上部结构作近似平动,结构反应得到极大降低。虽然地震动是三方向的,但是当前主流且成熟的隔震支座主要是针对水平方向的地震,对竖向地震不起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进行,我国目前的地铁里程正在迅速增加,地铁沿线建筑也越来越多,地铁运行可能对临近的建筑造成振动影响,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这种影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地铁振动传递到结构基础时,主要是竖向振动,水平方向的振动幅值只有竖向振动幅值的10%左右,针对轨道交通振动的不利影响,当前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在结构基础处安装竖向隔振支座,如厚橡胶支座等。
然而,目前的厚橡胶支座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竖向隔轨道交通振动效果和水平隔地震效果很难兼得。一方面,如果想要拥有良好的竖向隔轨道交通振动性能,厚橡胶隔振支座,就需要把每一层橡胶做得更厚,把总的橡胶层数加大,这样支座的竖向刚度才能降低,上部结构整的整体周期才能延长,才能远离轨道交通的振动频率,从而避免共振,实现良好的轨道交通隔振效果。厚橡胶支座的总橡胶厚度如果过厚,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就会显著降低,带来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厚橡胶支座为了实现良好的轨道交通振动隔振效果,其与上部结构的的整体频率往往控制在3-8Hz,这个频率范围是地震动的卓越频率范围,也就是说,竖向隔轨交通振动后,其会放大地震动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剪组合三维震振隔离装置,以解决传统三维隔震支座只具有对挤压力的消能减震,抗拉拔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剪组合三维震振隔离装置,包括竖向隔振部、水平隔震部和抗拉抗弯限位装置,抗拉抗弯限位装置包括上环形扣件和下环形扣件,竖向隔振部和水平隔震部上下相连,上环形扣件套接在竖向隔振部外周,上环形扣件的顶端与竖向隔振部的顶端相连,下环形扣件的底端与水平隔震部的顶端相连,下环形扣件的顶端通过竖向层叠橡胶环套接在上环形扣件的底端。
进一步的,竖向隔振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盖板、厚层层叠橡胶座和第二盖板。
进一步的,厚层层叠橡胶座是多个厚橡胶层层叠形成的柱形橡胶座,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厚橡胶层之间均设有钢板。
进一步的,厚层层叠橡胶座的有效直径为300~2000mm,有效高度为50~500mm,所述厚橡胶层至少为3层,所述厚橡胶层的厚度为5~30mm。
进一步的,水平隔震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三盖板、薄层层叠橡胶座和第四盖板。
进一步的,薄层层叠橡胶座是多个薄橡胶层层叠形成的柱形橡胶座,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薄橡胶层之间均设有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24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料阻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温湿度传感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