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期服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延寿加铺养护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29876.1 | 申请日: | 202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1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笑风;万晨光;丁建涛;王红磊;张慧鲜;胡光胜;位可可;刘超超;常迅夫;尚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宇航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期 服役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 延寿 养护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长期服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延寿加铺养护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路面技术状况检测,确定路面养护类型;步骤二,对于修复养护类型路面,判定路面标高要求;步骤三,对于无标高要求的沥青路面,根据路表实测弯沉,判定沥青路面加铺方案;步骤四,确定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初拟加铺层材料厚度与模量参数;步骤五,进行加铺养护路面结构验算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终的加铺养护方案。本发明采用上述长期服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延寿加铺养护设计方法,使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加铺修复养护时有指导性,弥补了传统加铺养护时以经验为主的不足,更加清晰明确、科学严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长期服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延寿加铺养护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大规模建设后的公路超六成已经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公路养护已由传统的“抢修时代”过渡到“全面养护时代”。在公路养护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路面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价,分析病害原因,确定养护类型。在预防性养护中无需对原路面进行铣刨加铺/重铺或直接加铺罩面补强,所以沥青路面加铺养护设计方法仅适用于修复养护。在我国现行规范《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2018)中,对于路面的修复养护对策选择,针对加铺养护设计没有详细具体的养护方案确定方法,只是针对“表面层性能衰减”病害类型,简单地给出了直接加铺的建议养护对策,缺乏系统的加铺参数确定与科学的养护决策流程,全凭主观经验。此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加铺养护设计还涉及到交通安全、标高限制等要求,同时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经济性与后续路面服役性能,因此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加铺养护设计方案的科学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此,亟需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加铺养护提出一种切实可行、清晰明确、科学严谨的加铺养护设计方法,基于寿命均衡理念,建立完整的加铺参数确定方法与科学的养护决策流程,用以指导实际的路面加铺养护设计,弥补现行养护设计规范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期服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延寿加铺养护设计方法,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期服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延寿加铺养护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得到相应的路面实测技术状况指数,确定路面养护类型;
步骤二,对于修复养护类型路面,判定路面标高要求;
步骤三,对于无标高要求的沥青路面,根据路表实测弯沉,判定沥青路面加铺方案;
步骤四,确定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初拟加铺层材料厚度与模量参数;
步骤五,进行加铺养护路面结构验算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终的加铺养护方案。
优选的,步骤一中,路面技术状况指数为: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
优选的,步骤一中,路面养护类型为预防养护,无需对沥青路面进行加铺养护,路面养护类型为修复养护,进行步骤二。
优选的,步骤二中,沥青路面有标高要求,对路面进行铣刨重铺,沥青路面无标高要求,进行步骤三。
优选的,步骤三中,当路面养护类型为修复养护、沥青路面无标高要求,对沥青面层进行加铺修复养护,对路表弯沉进行检测:
路表实测弯沉≥25(0.01mm),沥青路面直接加铺罩面补强;
路表实测弯沉25(0.01mm),沥青路面铣刨加铺或直接加铺罩面补强养护。
优选的,步骤四中,根据路表实测弯沉盆及其特征值,利用模量反演算法确定既有沥青路面各结构层模量,初拟加铺层材料厚度与模量设计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29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