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加工一体化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32308.7 | 申请日: | 202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巍;闫天宇;郑研;李灵军;张洋;马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7/00 | 分类号: | B23Q17/00;B25J15/00;B23P23/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加工 一体化 机器人 末端 执行 | ||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工业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量加工一体化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能够完成对于工业中大型结构件的铣削钻孔加工,实现对于工件加工的实时检测。该装置主要由Y轴伺服驱动电机、Y轴限位器、Y轴导轨、电主轴、电主轴夹具、夹具安装座、靶球、点激光发射器、线激光扫描仪、Y轴转接板、X轴伺服驱动电机、X轴限位器、X轴导轨、X轴滑台、Y轴滑台、X轴光栅尺、Y轴光栅尺、激光跟踪仪组成。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安装方便、可实现对于加工的实时监测,达到减小加工误差、提高整体加工精度的效果,是大型结构件加工领域比较前沿的技术,应用潜力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工业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加工一体化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机构,能够完成对于工业中大型结构件的铣削钻孔加工,实现对于工件加工的实时检测。
背景技术
大型结构件广泛存在于高端装备的核心零件中,如大型风电叶片、高铁车身、船用螺旋桨等,是新能源、海洋、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重大装备的关键件和基础构件,其制造水平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传统的数控机床虽然精度较高,但造价昂贵,灵活性不高,加工空间不足,无法满足大型结构件加工的多样需求。与机床不同,机器人具有自由度多、灵活性高、工作空间大、成本较低等优势。但是,机器人加工的绝对定位精度低,加工精度不足,尤其在机器人对大型结构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多次调整位置导致精度更低,这些都是机器人加工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1“Review of robotic end-effector with force control.GLZhang,J Zhang,YN Jiang等.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2019.”,该文献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是指安装于工业机器人手臂末端,直接作用于工作对象的一种装置,它具有夹持、搬运及放置工件到某个位置的功能。作为工业机器人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后环节与执行部件,它对于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柔性化程度和易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是根据机器人的作业要求进行设计的,其重量以及操作力的总和是机器人容许的负载力,因此要求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国内外现有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通用性较差,使用较为受限。
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测量加工一体化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可以更加精确、灵活地完成对于大型结构件的铣削钻孔等加工任务。线激光扫描仪在加工开始前对工件进行扫描,获取工件的表面形貌;加工结束后再次对工件进行扫描,可以确定工件加工精度是否满足误差要求。电主轴夹具上装有靶球,利用激光跟踪仪对夹具上的靶球进行跟踪测量,可以获取电主轴的实时坐标,同时利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可以得到工件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另外还在末端执行器上装配了三个点激光发射器,能够实时确定加工工件的法矢面,保证加工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克服现有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技术缺陷,发明一种测量加工一体化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用于为大型结构件加工精度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该末端一体化执行器只安装了一个线激光扫描仪,通过对工件进行多次扫描并实现拼接,相比于使用多个线激光扫描仪扫描,节约了成本;采用激光跟踪仪对电主轴夹具上的靶球进行跟踪测量,并在电主轴夹具上加装了三个点激光发射器,实现了对于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32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