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轨列车出齿作业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35083.0 | 申请日: | 202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5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魏德豪;杨阳;王梓丞;徐银光;张茂帆;吴柯江;钱科元;鄢红英;沈健;高柏松;吴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14 | 分类号: | B61L23/14;B61L15/00;B61B13/02;E01B25/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秋雅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作业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轨列车出齿作业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齿轨列车在齿轨段运行,当车头应答器天线经过第一信标时,齿轨列车制动并减速度至预设的通过速度Vsubgt;通过/subgt;,切断齿轨列车各转向架驱动齿轮动力,齿轨列车转换为粘着转向架牵引模式;S2.齿轨列车维持Vsubgt;通过/subgt;匀速运行进入并通过过渡段;S3.车头应答器天线经过第二信标时,齿轨列车完成出齿作业,齿轨列车的粘着转向架加速至轮轨段限速运行。本方法在进入过渡段之前,率先切断驱动齿轮动力,使齿轨列车转换为粘着转向架牵引模式,可以减少驱动齿轮对过渡装置的主动冲击,减少跳齿和撞击感,实现在过渡段的平顺运行,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乘客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轨铁路列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轨列车出齿作业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齿轨交通是一种适用于山区中短距离、中小客流量运输的轨道交通系统。相比于传统的铁路交通制式,其显著的特征是在轨道中间铺设有一条与钢轨平行的齿条,同时在转向架上安装有相对应的驱动齿轮。列车在缓坡路段行驶时,依靠钢轮与钢轨间的粘着力驱动;当列车行驶到大坡度线路上时,齿轮与齿条啮合提供驱动力,可以克服钢轮与钢轨间粘着力不足的问题。齿轨交通凭借爬坡能力强这一显著特点,特别适用于山地旅游交通,具有广阔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由于列车在轮轨段依靠钢轮-钢轨粘着力驱动,轨道中间无齿条;而列车在齿轨段则需依靠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以提供更大的驱动力。为了使列车在轮轨段与齿轨段的交界处,能够平滑、顺畅地过渡,在交界处的轨道上通常会安装轮轨-齿轨过渡装置。
为减小驱动齿轮与过渡装置之间的冲击,避免驱动齿轮和过渡装置出现损坏。列车经过渡装置从齿轨段驶入轮轨段时,需对列车运行速度及驱动齿轮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控。而国内目前尚未针对齿轨列车在通过轮轨-齿轨过渡装置时的控制方法展开研究。因此,如何对齿轨列车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列车以一定速度从齿轨段平滑、顺畅地驶入轮轨段,是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齿轨列车从齿轨段驶入轮轨段时,驱动齿轮与过渡装置之间的冲击较大,容易造成驱动齿轮和过渡装置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齿轨列车出齿作业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轨列车出齿作业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齿轨列车在齿轨段运行,当车头应答器天线经过第一信标时,所述齿轨列车制动并减速度至预设的通过速度V通过,km/h,切断所述齿轨列车各转向架驱动齿轮动力,所述齿轨列车转换为粘着转向架牵引模式;所述第一信标位于齿轨段且到过渡段的起点的距离为L1,m,L1≥所述齿轨列车制动并减速度至预设的通过速度V通过所需的制动距离;
S2.所述齿轨列车维持V通过匀速运行进入并通过所述过渡段;
S3.所述车头应答器天线经过第二信标时,所述齿轨列车完成出齿作业,所述齿轨列车的粘着转向架加速至轮轨段限速运行;所述第二信标位于轮轨段且到过渡段的终点的距离为L2,m,L2≥所述车头应答器天线到所述齿轨列车车尾最后一台齿轨转向架的距离。
本发明提供的齿轨列车出齿作业控制方法,在齿轨列车进入过渡段之前,率先切断齿轨列车各转向架的驱动齿轮动力,使齿轨列车转换为粘着转向架牵引模式,可以减少驱动齿轮对过渡装置的主动冲击,减少跳齿和撞击感,实现在过渡段的平顺运行,保证列车以一定速度从齿轨段平滑、顺畅地驶入轮轨段,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乘客的舒适度。此外,粘着转向架具有良好的悬挂和减震性能,可以吸收齿轨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冲击,进一步减少对过渡装置的冲击。本方法通过车头应答器和信标的配合,精确控制齿轨列车的速度和位置,确保齿轨列车能够以安全的速度进入和通过过渡段,避免了因制动不及时或制动距离不够而导致的事故,本方法将出齿作业过程自动化,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和时间浪费,提高了作业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35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猫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