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墙体、房屋及其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41620.2 | 申请日: | 2023-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5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义和;陈佳佳;王荣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创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C5/07;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冯程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墙体 房屋 及其 建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3D打印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墙体、房屋及其建造方法。该3D打印墙体包括多个层叠组件,多个层叠组件层层叠加堆砌,每个层叠组件包括多个堆砌模块,多个堆砌模块首尾连接,堆砌模块为中空结构,且相邻两个堆砌模块以及相邻两层层叠组件之间彼此连通,该堆砌模块尺寸小、体积小,便于搬运和码放。该3D打印墙体的堆砌模块逐一堆砌建造3D打印墙体,降低建筑3D打印墙体对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的要求,有利于提高3D打印墙体的应用范围,进而扩大3D打印墙体的适用范围。该建造方法降低了建筑3D打印墙体对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的要求,有利于提高3D打印墙体的应用范围,进而扩大3D打印墙体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墙体、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3D打印技术在房屋建筑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目前,3D打印墙体的建造方法一般是在场地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大型建筑用3D打印机直接打印房屋的墙体结构,完成3D打印后在墙体结构内部浇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可以理解的是,常见的房屋的长宽高尺寸分别在2米以上,这就要求大型建筑用3D打印机在房屋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运动行程在2米以上,这种大型建筑用3D打印机工作过程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非常大,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因此,目前的3D打印墙体只能在环境中具有足够位置空间时才能建造,导致3D打印墙体的应用受限。
为解决上述问题,亟待提供一种3D打印墙体、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3D打印墙体、房屋及其建造方法,以通过尺寸和体积较小的堆砌模块逐一堆砌形成层叠组件,然后层叠组件层层叠加堆砌建造3D打印墙体,降低建筑3D打印墙体对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的要求,有利于提高3D打印墙体的应用范围。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墙体,包括:
多个层叠组件,多个所述层叠组件层层叠加堆砌,每个所述层叠组件包括多个堆砌模块,多个堆砌模块首尾连接,所述堆砌模块为中空结构,且相邻两个所述堆砌模块以及相邻两层所述层叠组件之间彼此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堆砌模块包括:
外侧壁和内侧壁,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内侧壁至少部分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内侧壁首尾间隔设置,形成连通口;
连接筋,设置在所述连通口处,且所述连接筋架设于所述连通口两侧的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内侧壁上。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连接筋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筋平行且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连接筋的材质为玻璃钢纤维棒。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外侧壁包括:
本体;以及
折弯部,与所述本体连接,并向所述内侧壁方向折弯,所述连接筋搭设在所述折弯部上。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堆砌模块还包括:
保温板,平行于所述外侧壁,并靠近所述外侧壁设置在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内侧壁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堆砌模块包括标准块、L型转角、T型转角或十字型转角。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3D打印墙体上设有窗口和/或门,所述3D打印墙体还包括:
支撑板,搭设在所述窗口和/或门两侧的所述堆砌模块的上端面上。
一种3D打印房屋,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墙体围设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创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盈创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41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石砣吊装吊具
- 下一篇:一种焊丝生产用集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