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复位型电梯限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45361.0 | 申请日: | 2023-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9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成;潘连宏;海立冬;朱雷龙;王晓会;徐文昊;严明;周孟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尼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4 | 分类号: | B66B5/04;B66B5/18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复位 电梯 限速 | ||
本发明涉及自动复位型电梯限速器,它包括限速器箱体、设置在限速器箱体内的制动机构、连动杆和夹绳部件,连动杆与夹绳部件连接并触发夹绳部件动作,夹绳部件包括用于夹持钢丝绳的固定夹头和活动夹头,连动杆与活动夹头相连接,固定夹头内设置有复位顶块,复位顶块内设置有复位导柱和盲孔,复位导柱的一端延伸至活动夹头内、另一端贯穿固定夹头,复位导柱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延伸至复位顶块和活动夹头内,本发明中复位杆插入的范围小、距离近,插入通孔中可以实现快速复位;复位杆直接插入复位顶块中推动,就使得复位导柱推动活动夹头实现复位,抽出时,复位顶块自动复位,不需要复位杆进行旋进旋出的动作就减少了旋入旋出所需要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安全部件,具体涉及电梯限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复位型电梯限速器。
背景技术
电梯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防止电梯超速给人们带来伤害,电梯中采用电梯限速器作为监控电梯超速的安全部件。当电梯出现超速运行故障或者测试电梯联动功能时,它及时发出信号,通过电器开关切断电梯的安全回路,进而切断系统电源,使曳引机制动。同时触动夹绳部件,对钢丝绳进行夹紧,使得轿厢和对重停止,轿厢或者对重停止后,如果停止半空中为对准楼层的电梯出口,则需要复位结构对夹绳部件进行复位,使得电梯降落或者上升到对应的电梯出口。
现有的复位结构更多的是如中国专利CN115448122A和CN115432536A所展示的复位机构,由复位杆螺纹插入固定座内再旋入活动夹头的螺纹孔内,将活动夹头带出使得夹绳部件和连动杆复位,该方案中的复位杆由固定座的另一端插入,需要延伸一定长度的路径才能延伸至活动夹头中,在延伸的过程中,时常出现不能快速插入、需要多次试探以及旋拧不到位的问题,同时需要将活动夹头拉动复位后,再将复位杆由螺纹孔内旋出,由于距离较长,旋入旋出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动复位型电梯限速器,解决现有限速器中复位杆对活动夹头进行复位时复位缓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复位型电梯限速器,它包括限速器箱体、设置在限速器箱体内的制动机构、连动杆和夹绳部件,所述制动机构用于检测电梯钢丝绳的速度并根据速度触发连动杆动作,所述连动杆与夹绳部件连接并触发夹绳部件动作,所述夹绳部件包括固定夹头和活动夹头,所述固定夹头和活动夹头相对的端面均设置有用于电梯钢丝绳穿过夹持槽,所述连动杆与活动夹头相连接并与之联动,所述固定夹头内设置有可在水平方向移动地复位顶块,所述复位顶块内设置有复位导柱,所述复位导柱的一端延伸至活动夹头内,所述复位顶块和活动夹头内相对的端面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对应复位导柱设置且直径大于所述复位导柱,所述复位导柱外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插置在复位顶块和活动夹头的限位孔内,所述复位顶块和固定夹头上设置有用于复位杆通过的复位孔,所述限位孔和复位顶块上的复位孔为盲孔。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申请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可选地,所述复位导柱插入活动夹头的一端与活动夹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导柱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复位导柱依次贯穿固定夹头和限速器箱体并延伸出限速器箱体外,所述复位导柱延伸出限速器箱体外的一端均连接在测量板上,所述测量板和限速器箱体上也设置有用于复位杆通过的复位孔。
可选地,所述测量板上方设置有用于监测限速器机械动作的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控制电梯安全回路的通断,所述开关机构连接在限速器箱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开关本体、设置在开关本体端面的触点开关和滚轮,所述滚轮与开关本体通过摆杆相连接,所述摆杆一端铰接在触点开关所在端面、另外一端搭设在测量板上端面,且所述滚轮位于测量板通孔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复位顶块位于所述固定夹头靠近活动夹头一侧的凹槽内,所述复位顶块对应电梯钢丝绳的位置设置有让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尼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尼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45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