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及增材制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55292.1 | 申请日: | 202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1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桐;汪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59 | 分类号: | B29C64/159;B29C64/20;B29C64/393;B33Y3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溶胶 喷射 打印 装置 制造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及增材制造系统,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该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包括:雾化室、与所述雾化室连通的雾化器、传感器、打印头与至少一个排气阀;所述雾化器,用以产生携带有气溶胶的载气流;所述雾化室,用以存储定量的所述气溶胶,供所述打印头使用;所述打印头,用以在鞘气流作用下实现所述载气流的喷射出墨;所述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雾化室内气压强度;所述排气阀,用以将所述雾化室内气压强度稳定在设定阈值范围。本发明中的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设置有与雾化室连通的传感器和排气阀,从而利用传感器和排气阀始终将雾化室内气压强度稳定在设定阈值范围,保证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的打印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及增材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气溶胶打印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手段,其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冲击或压电超声振动,将打印流体材料冲击振动产生纳米级微小气溶胶,再通过气压将微小气溶胶喷射至基材表面沉积成型,实现纳米级厚度和微米级特征打印成型。
目前,现有的气溶胶喷射打印机的打印气压的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最终的打印质量,造成气溶胶喷射打印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打印气压过大或过小影响打印质量的问题。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包括:雾化室、与所述雾化室连通的雾化器、传感器、打印头与至少一个排气阀;所述雾化器,用以产生携带有气溶胶的载气流;所述雾化室,用以存储定量的所述气溶胶,供所述打印头使用;所述打印头,用以在鞘气流作用下实现所述载气流的喷射出墨;所述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雾化室内气压强度;所述排气阀,用以将所述雾化室内气压强度稳定在设定阈值范围。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打印头与所述雾化室之间通过软性管路连通,软性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所述软性管路开关状态的夹管阀。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阀至少包括:第一排气阀,用以以第一排气流速将所述雾化室内气压强度稳定在设定阈值范围;第二排气阀,用以以第二排气流速将所述雾化室内气压强度稳定在设定阈值范围。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阀用以在打印间隙以第二排气流速将所述雾化室内气压强度稳定在设定阈值范围。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流速大于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的打印流速。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与所述雾化室之间为活动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与所述雾化室的底部连通,所述打印头与所述雾化室的顶部连通。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还包括:第一过滤器和/或第二过滤器;所述至少一个排气阀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雾化室连通;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雾化室连通。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室的至少一侧为可视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增材制造系统,该增材制造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优势:
本发明中的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设置有与雾化室连通的传感器和排气阀,从而利用传感器和排气阀始终将雾化室内气压强度稳定在设定阈值范围,保证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的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气溶胶喷射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55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阻磁缝隙的耦合机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流电压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