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化学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06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63451.2 | 申请日: | 202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6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陈显鹏;陆耀东;王月娇;安静;刘天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碧然美景观艺术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0;A01P1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马赟斋 |
地址: | 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桂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诱变 嘴突凸脐蠕孢菌 q06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化学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60及其应用。所述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的分类命名为Exserohilum rostratum Y9511‑Q06,其保藏登记号为GDMCC No:63100。该菌株是从水稻田千金子叶片上分离的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Y9511菌株通过化学诱变得到的,对水稻安全无害,且对千金子具有防治作用,在运用中具有安全性,适用于稻田千金子的生物防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化学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60,同时涉及该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60的应用,尤其是在防治千金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植物资源,会与作物争夺水分、养料、光照、空间;降低农产品的品质;妨碍作物收获;威胁世界粮食生产的安全并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防除杂草成为农业生产领域经久不衰的课题。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Nees)为千金子属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其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主要水稻产区,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个省份,陕西亦有分布。随着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选择性除草剂的大量使用,水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千金子在南方稻区发生迅速蔓延,己经成为仅次于稗草的恶性杂草,甚至在部分稻田的危害己超过稗草,严重影响着水稻生长及其产量,对粮食安全构成了为严重威胁。
杂草控制策略包括人工除草,机械除草,栽培措施,耕作制度等,但现在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化学除草。化学除草剂的长期广泛使用导致了抗性杂草种群的发展,除草剂残留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大量积累导致环境的二次污染,从而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开发安全,高效,绿色和环保的生物除草剂引起了杂草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微生物除草剂是指能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利用植物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使目标杂草感病致死的一种微生物制剂,与化学除草剂相比,微生物除草剂具有资源丰富,不易产生抗性杂草,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经济效益好,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真菌、细菌、病毒和放线菌是可用于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微生物资源。许多生物除草剂已成功商业化,这些产品有助于解决与某些恶性杂草的预防和控制有关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市场上现有13种源自微生物或天然分子的生物除草剂。但基于提高杂草控制效率的需求,发展有机农业以及公众日益关注环境安全,对生物除草剂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因此,加快生物除草剂的发现和发展对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优良的微生物菌株是发酵工业的基础和关键,但是直接用作生物制剂的野生型微生物通常具有一些缺点,例如生长缓慢,产孢量低和价效低。因此,微生物突变育种对于真菌除草剂的开发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株化学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60,分类命名为Exserohilum rostratum Y9511-Q06。该菌株由水稻田千金子叶片上分离的嘴突凸脐蠕孢菌Y951菌株诱变而得,具备防治千金子的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嘴突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rostratum Y9511-Q06,已经于2022年12月29日送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并收到菌种保藏登记号为GDMCC No:63100,保藏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上述化学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60的孢子。所述孢子由化学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60培养获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学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60的应用,具体涉及在防治千金子中的应用。
具体地,涉及化学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60在制备防治千金子的除草剂的应用;涉及化学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60的孢子在制备防治千金子的除草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除草剂。
所述生物除草剂包含化学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60的发酵液或其菌悬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其发酵除菌上清液。或者,所述生物除草剂包含化学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Q60的孢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碧然美景观艺术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广东碧然美景观艺术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63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精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迷宫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