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玉米的实用型免耕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67756.0 | 申请日: | 202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6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贺正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云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00;A01G22/25;A01G7/06 |
代理公司: | 东台金诚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82 | 代理人: | 华小明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玉米 实用型 耕种 方法 | ||
一种用于玉米的实用型免耕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首年玉米播种;步骤二,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步骤三,玉米植株切苗;步骤四,二次病虫害防治;步骤五,植株授粉管理;步骤六,玉米收割管理;步骤七,首年加种作物;步骤八,次年玉米种植;步骤九,次年间种作物;所述步骤三中,在叶片喇叭口下1厘米处切断,只留光株杆生长;本发明不需要每年深耕土地,减少了劳动成本,通过一蔸多苗的种植方法,提高了亩产量,通过掐苗尖,增粗玉米秸秆,增加了抗倒伏力,通过留蔸根再植苗技术,起到了增肥保墒的作用,有利于玉米根系的深入发展,可起到抗旱抗风的作用,加上套种和间种作物,极大地增加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土地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玉米的实用型免耕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而现有的玉米种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每年都要深耕土地,增加了劳动成本,二是收割后挖蔸,翻动土地空隙变小,流失肥力,三是现有的种植方法种植的玉米抗倒伏能力弱,稀植以利透光通风,亩产量低,四是土壤利用率低,土地产值收入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玉米的实用型免耕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玉米的实用型免耕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首年玉米播种;步骤二,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步骤三,玉米植株切苗;步骤四,二次病虫害防治;步骤五,植株授粉管理;步骤六,玉米收割管理;步骤七,首年加种作物;步骤八,次年玉米种植;步骤九,次年间种作物;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清除地表杂草晒干后,开垦土地,进行首年玉米播种;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玉米苗生长到20厘米高时,进行施肥,并喷洒防病虫药物;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首次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同步进行玉米植株切苗;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玉米苗生长到40-50厘米时,视情况进行二次病虫害防治;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玉米雌穗授粉后,花丝开始枯萎时,雌穗以上保留两枚叶片切除顶部杆苗;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玉米成熟后收获后,离土3-5厘米进行秸秆收割并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首年收割玉米后,加种油菜;
其中在上述步骤八中,进行次年玉米种植;
其中在上述步骤九中,次年玉米种植后,间种红薯。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在板块地中按行距80厘米,株距30厘米,深5厘米开垦土地,每蔸播种4-5粒玉米种,放5-10克有机肥之后再用碎细薄土覆盖,每两行再留1米宽的通风透光道。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使用尿钾或尿素磷酸二氢钾复合肥进行施肥,每亩用量为30斤,使用阿维菌素或高氯钾维盐进行虫害防治,每亩用量为5克,使用吡唑醚菌脂进行病害防治,每亩用量为5克。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在叶片喇叭口下1厘米处切断,只留光株杆生长。
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收割的秸秆均匀铺设到植株间80厘米行距的空地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加种油菜按照玉米的植株行距种植,在两个留的玉米蔸之间种一蔸油菜,油菜的培育管理按现有方法施行,油菜授粉接籽时,把下面的叶子和发的枝条切除,收割时,把秸秆放在植株间80厘米行距的空地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在首年留下的玉米蔸上播种,行距、株距不变动,其他培育管理与步骤二到步骤六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云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云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67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