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的缆索系统张拉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80161.9 | 申请日: | 202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1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伟;彭志川;赵健;蔡维放;李福友;樊立龙;张广涛;李顺军;李冬;虞波;王正;孙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E01D11/00;E01D11/02;E01D11/04;E01D19/14;E01D19/16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锚式斜拉 悬吊 协作 体系 缆索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的缆索系统张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首先,在确保主梁和索塔受力安全的前提下,对斜拉区斜拉索、重叠区斜拉索以及边跨区斜拉索进行张拉,其中斜拉区斜拉索、边跨区斜拉索为一次张拉,而重叠区斜拉索则进行超张拉,张拉后需要确保边跨区、斜拉区以及重叠区范围内的主梁脱架,然后在主梁的锚固端与索塔的顶端之间之间架设边跨主缆,在两侧索塔的顶端之间架设中跨主缆,并调整空缆线形,悬挂悬吊区吊杆和重叠区吊杆,在保持索鞍位置预偏量不变的情况下,对边跨主缆和悬吊区吊杆进行交替张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的缆索系统张拉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施工。
背景技术
大跨度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是一种新型的桥梁体系,该协作体系桥梁无需修建庞大的锚碇,对地形及地质状况适应性强,斜拉区可以做成混凝土梁,悬吊区可做成钢梁。在静力性能方面,由于斜拉桥刚度较悬索桥大,因此协作体系桥跨中活载挠度和温度挠度都比悬索桥小,可有效改善悬索桥竖向刚度问题。因此这种桥梁体系正在我国的桥梁建筑行业中逐步推广。
但上述桥梁体系中,其主梁在斜拉区与悬吊区刚度变化大,该处内力及变形连续性和端吊杆的疲劳破坏等因素都需要注意。
由于成桥主缆线形与设计线形的误差控制程度决定了桥梁运营期的安全性,因此尽可能的降低二者误差,是施工控制的主要目标。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梁往往在中跨跨中小范围内设置吊杆,而中跨其他位置及边跨都没有吊杆,从而造成了主缆成桥线形与空缆线形位置相差较大的现象。进而引起吊杆张拉过程中需要较长接长杆作为临时锚固吊杆的情况。
传统的悬索桥施工,吊杆往往需要多轮次张拉。通过多次张拉,主梁逐渐脱离支架,直至达到成桥状态。该方法工作量大,接长杆种类、数量繁多,过程繁琐,施工工期长。
传统的斜拉桥施工,往往通过两次斜拉索张拉,二期恒载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一次调索即可达到成桥状态。
也就是说不论是传统的悬索桥还是斜拉桥,在其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多次的张拉(对吊杆或对斜拉索),这样会导致其施工工期相对较长。
因此现在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极大限度减少斜拉索张拉次数,缩短吊杆接长杆长度,减少吊杆张拉次数,有效解决主塔操作空间不够等问题的适用于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的缆索系统张拉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的缆索系统张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控制方法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在确保主梁1和索塔2受力安全的前提下,对斜拉区的斜拉索进行对称张拉,张拉后需要确保边跨区6、斜拉区7以及重叠区8范围内的主梁1脱架,
在主梁1的锚固端与索塔2的顶端之间之间架设边跨主缆9,在两侧索塔2的顶端之间架设中跨主缆10,并调整空缆线形,悬挂悬吊区吊杆11和重叠区吊杆12,在保持索鞍位置预偏量不变的情况下,对边跨主缆9和悬吊区吊杆11进行张拉,张拉部分悬吊区吊杆11以平衡索鞍两侧的边跨主缆9和中跨主缆10所产生的不平衡水平分力,确保索塔2的受力安全,自跨中向两侧对称张拉悬吊区吊杆11和重叠区吊杆12,并在张拉过程中配合索鞍的顶推,
对边跨区斜拉索5和悬吊区吊杆11的索力进行微调,直至将边跨区斜拉索5和悬吊区吊杆11的无应力长度调整至理想无应力长度后为止。
所述A步骤中,对斜拉区的斜拉索进行对称张拉包括对斜拉区斜拉索3、重叠区斜拉索4以及边跨区斜拉索5的张拉,其中斜拉区斜拉索3、边跨区斜拉索5为一次张拉,而重叠区斜拉索4则为超张拉。
所述B步骤中,对边跨主缆9和悬吊区吊杆11的张拉为交替张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801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