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群落构建机制的荒漠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86809.3 | 申请日: | 2023-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3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董雷;苑淑娟;代海燕;鲁旭东;潘永杰;周慧;郑颖;李锦荣;王健;刘悦;葛楠;程波;李红芳;王奇;曹煜轩;鲍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10/0637;G06Q50/02;G06Q10/04;G06N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群落 构建 机制 荒漠 植被 恢复 物种 配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群落构建机制的荒漠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结合区域植被调查及植物志获取分布在自然荒漠群落的本土待选植物种以及植物种的共存和结构状况;对获取的植物种整理及分类,构建物种名录库;构建所有植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树,并计算物种名录库中所有植物种之间的平均谱系距离;计算自然荒漠群落的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验证群落谱系结构理论预测的群落构建机制的适用性;从系统发育树中选择待配置物种,并在系统发育树上检索待配置物种之间的分化节点时间;将待配置物种之间的谱系距离与平均谱系距离进行对比,判断待配置物种之间的搭配价值。本发明能够快速判断待配置物种之间共同建植搭配的适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群落构建机制的荒漠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近自然植被恢复是近年来生态修复中的热点,然而对于如何进行近自然植被恢复仍然缺乏量化指标。以往的生态修复大多使用单一物种,存在种类单一、生物多样性低、系统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引入不同物种之间的搭配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荒漠地区具有丰富的本土物种资源可供利用,然而在当前的生态恢复中经常使用的仍是柠条、沙蒿等一些常规的、十分有限的几种植物种,既是对当地种质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鉴于在对物种筛选过程中存在大量潜在的可使用物种,不同物种之间的搭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筛选。因此本发明根据最新的生态学研究成果,利用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和物种共存机制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用于筛选潜在的具有共生和互利关系的物种搭配的配置方法,从而可以减少筛选过程的盲目性,从理论上提高不同物种之间筛选和搭配的成功率。
根据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的理论,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之间生态位更加接近,对资源的需求也更加相似,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因此在植物种搭配时应该选择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以避免建植物种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建植植物的存活率。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证实:区域群落的系统发育确实以谱系发散为主(即大多自然群落中的物种平均谱系距离都大于区域平均值),因此该原则对于指导区域生态的近自然修复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群落构建机制的荒漠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方法,具备快速判断待配置物种之间搭配的适宜性的优点,进而解决无法快速判断出配置物种之间搭配的适宜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快速判断待配置物种之间搭配的适宜性的优点,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群落构建机制的荒漠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方法,包括一种基于群落构建机制的荒漠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自然荒漠群落进行调查,并结合区域植被调查及植物志获取分布在自然荒漠群落的本土待选植物种以及植物种的共存和结构状况;
S2、对获取的植物种整理及分类,构建物种名录库;
S3、以物种名录库为基础,构建所有植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树,并计算物种名录库中所有植物种之间的平均谱系距离;
S4、对植物种的共存和结构状况进行分析,计算自然荒漠群落的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
S5、基于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验证群落谱系结构理论预测的群落构建机制的适用性;
S6、从系统发育树中选择待配置物种,并在系统发育树上检索待配置物种之间的分化节点时间,计算待配置物种之间的谱系距离;
S7、将待配置物种之间的谱系距离与平均谱系距离进行对比,判断待配置物种之间的搭配价值。
进一步的,所述对获取的植物种整理及分类,构建物种名录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未经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86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