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油籽中霉菌生长的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89361.0 | 申请日: | 2023-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3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龙;王菲;左敏;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60;G01N30/72;G01N2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油籽中 霉菌 生长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监测油籽中霉菌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油籽样品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获取所述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所述挥发性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特征挥发性化合物,若含有,则判定所述油籽样品中可能存在霉菌污染,其中,所述特征挥发性化合物为异戊烷、4‑羟基‑4‑甲基‑2‑戊酮、2‑甲基1‑丁醇、1‑戊醇、1‑己醇、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和2‑戊基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监测油籽中霉菌生长的系统。本发明具有可以更加准确、灵敏地对油籽储藏过程中产毒霉菌的生长进行监测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籽仓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油籽中霉菌生长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油料作物是以榨取油脂为主要用途的一类作物。油籽为油料种子,是指油料作物产的种子,主要包括花生、大豆、芝麻、油菜子、向日葵、棉籽、红花等。霉菌污染是油籽油料安全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霉菌可以在油籽面或内部生长,受到霉菌污染的油籽容易因变质而导致浪费,且产毒霉菌还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毒素,引发细胞应激、免疫调节、肿瘤等相关的多样化健康问题。其中,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物中,花生等油籽最具代表性。
对于油籽储藏过程中的霉变问题,目前一般采取监测粮库和粮堆温度、湿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并施加通风降温、转运翻仓、清洁消毒等方式进行检测和预防。监测粮库和粮堆温度、湿度主要通过在粮堆内部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并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可以实时监测油籽的温湿度情况。当超过一定值时,就会触发预警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该方法应用范围广,监测便捷,但灵敏度低。油籽的早期霉变中霉菌代谢产热不明显;当监测到粮温显著上升时,霉菌已进入指数繁殖阶段。另外,在粮仓内靠近仓壁、通风口等位置的热量易于散失,粮温监测不到霉菌生长情况。对于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主要通过在粮堆内安装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预定值,就会触发预警,并进行相应处理。虽然二氧化碳预警谷物腐败的时间要早于粮温监测,但是,当前油籽会采用低温或准低温储藏,二氧化碳监测对于低温储粮的霉变监测预警不够灵敏和准确。在低温下霉菌代谢强度低, 二氧化碳微量上升时油籽可能已经严重霉变。另外,早期局部霉变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足于导致气密性较低的平房仓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显著升高;且虫害引起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会干扰对油籽霉变的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监测油籽中霉菌生长的方法及系统,以更加准确、灵敏地对油籽储藏过程中产毒霉菌的生长进行监测,以便能够更早的发现并调整储藏策略。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监测油籽中霉菌生长的方法,包括:对油籽样品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获取所述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所述挥发性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特征挥发性化合物,若含有,则判定所述油籽样品中可能存在霉菌污染,其中,所述特征挥发性化合物为异戊烷、4-羟基-4-甲基-2-戊酮、2-甲基1-丁醇、1-戊醇、1-己醇、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和2-戊基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监测油籽中霉菌生长的方法,获取所述异戊烷和4-羟基-4-甲基-2-戊酮的浓度,若异戊烷的浓度占异戊烷和4-羟基-4-甲基-2-戊酮总浓度的94.3%~100.0%,则判定所述油籽样品中有霉菌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89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