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需氧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温敏凝胶培养基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91634.5 | 申请日: | 202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6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瀚;左玮;张波;张鹏霄;许婷婷;刘建茹;王晨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12Q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3 | 代理人: | 郑德龙 |
地址: | 10000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需氧菌 微生物 限度 检查 凝胶 培养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需氧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温敏凝胶培养基及应用,涉及功能性培养基制备技术领域,培养基中包括大豆木瓜蛋白酶水解物、胰酪胨、无水葡萄糖、氯化钠、磷酸氢二钾、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纯化水。上述培养基在室温下为液体状态,在培养箱中温度温为33‑38℃的条件下为凝胶状态,符合中国药典中需氧菌培养最适温度,pH为7.0左右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可通过中国药典中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可作为需氧菌微生物限度检查用培养基。同时使用方便,可一次性热压灭菌后分装使用,无需每次使用前使用灭菌锅进行灭菌。可商品化弥补市场空缺,使微生物限度检查更加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培养基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需氧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温敏凝胶培养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等。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需氧菌微生物限度检查使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常规技术中,此种培养基使用前需配置并在121℃,15min条件下进行灭菌。灭菌后放至40℃左右进行注皿,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试验完成。上述方案中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必须经热压灭菌后冷却至合适温度进行注皿试验,如温度过高会导致供试液中微生物死亡无法真实反映供试品中真实的微生物数量,温度过低注皿则会凝固或结块,导致供试液无法均匀分散至培养基中,从而后期到达培养时间后菌落存在抱团叠加现象,不利于微生物计数。目前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所需用品均有灭菌好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培养皿、一次性刻度管、一次性试管等,使用便利。虽然有厂家配置好并完成注皿的一次性培养基,但此类培养基已经凝固,只能进行沉降菌试验或划线试验,无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导致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必须经过热压灭菌这一环节。当无法进行热压灭菌时则无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存在很大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室温下为液体在适宜培养温度下为固体的用于检查需氧菌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用培养基,克服了传统培养基使用前需要热压灭菌,使用时需掌握注皿温度,无成熟产品可直接购买使用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需氧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温敏凝胶培养基,包括大豆木瓜蛋白酶水解物、胰酪胨、无水葡萄糖、氯化钠、磷酸氢二钾、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纯化水。
进一步地,上述温敏凝胶培养基中,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大豆木瓜蛋白酶水解物2-4份,胰酪胨15-19份,无水葡萄糖2.1-2.5份,氯化钠3-6份,磷酸氢二钾2.2-2.7份,泊洛沙姆188 18-22份,泊洛沙姆407 180-250份,总份数为950-1300份,剩余为纯化水。
进一步地,上述温敏凝胶培养基中,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大豆木瓜蛋白酶水解物3份,胰酪胨17份,无水葡萄糖2.3份,氯化钠5份,磷酸氢二钾2.5份,泊洛沙姆188 20份,泊洛沙姆407 210份,总份数为950-1300份,剩余为纯化水。
进一步地,上述温敏凝胶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
S1、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组分原材料;
S2、将称取的大豆木瓜蛋白酶水解物、胰酪胨、无水葡萄糖、氯化钠、磷酸氢二钾用部分纯化水溶解,得到溶液A;
S3、另取部分纯化水,在连续搅拌下加入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 直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S4、将溶液B冷藏;
S5、将溶液A与冷藏后的溶液B混合均匀,并加入剩余的纯化水,混合均匀;
S6、所得产物经灭菌、冷藏后,得到用于需氧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温敏凝胶培养基。
优选地,S4、S6所述冷藏,包括将溶液置于4℃环境下冷藏24-48h。
优选地,S6所述灭菌,包括将所得产物置于灭菌锅内,121℃灭菌15min。
优选地,S2所述纯化水用量为溶液A中其他原材料质量的9-11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1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