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反渗透膜系统的黏泥剥离剂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93163.1 | 申请日: | 202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2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华;曹绪淮;周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尚善若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8 | 分类号: | B01D65/08;B01D65/06;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孙超男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反渗透 系统 剥离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系统的黏泥剥离剂的使用方法,属于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黏泥剥离剂投加到储存有含有生物黏泥的水的储水箱中;S2:将储水箱中投加了黏泥剥离剂的含有生物黏泥的水送入反渗透系统处理装置进行理;黏泥剥离剂中含有结合氯剂;步骤S1中,黏泥剥离剂的投加含量为50‑100mg/L。将本发明黏泥剥离剂的使用方法,应用于反渗透膜系统中,能够防止后续反渗透膜装置内的生物黏泥附着于反渗透膜内,避免反渗透膜发生污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反渗透膜系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系统的黏泥剥离剂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除盐水制造处理的系统中,除盐水通常使用工业用水、自来水、地表水、中水作为原水,处理工艺通常包含有反渗透进水储水池、精密过滤器和反渗透膜处理。
反渗透进水储水池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反渗透膜系统有稳定足量的进水水源。反渗透进水储水池中容易发生细菌滋生繁殖导致水中生物黏泥增加。因此反渗透进水储水池容易形成细菌滋生的环境,通常有103cfu~106cfu左右的菌落的水从反渗透进水储水池中流出。经过反渗透进水储水池的水一旦发生生物滋生产生生物黏泥,使后续精密过滤器、反渗透膜系统发生生物黏泥污堵。
解决上述问题方法,通常是加入氯杀菌剂进行杀菌。作为氯杀菌剂次氯酸钠进杀菌,由于通常反渗透膜的材质为聚酰胺材料,容易与游离氯发生氧化反应,导致反渗透膜的盐去除率下降。现有技术CN 104451026 A公开了一种转炉净循环水系统在线清洗预膜方法,其步骤包括:通过采用适当的杀菌剂、剥离剂、缓蚀剂和助洗剂、预膜剂,通过巧妙的排污补水工艺相衔接,使转炉净循环水系统在生产状态下在线完成清洗预膜,达到除垢率大于85%,碳钢平均腐蚀率小于6g/m2·h,铜平均腐蚀率小于0.126g/m2·h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反渗透进水储水池中生物黏泥滋生的问题,同时对后续反渗透膜运行是安全可靠的;将本发明黏泥剥离剂的使用方法,应用于反渗透膜系统中,能够防止后续反渗透膜装置内的生物黏泥附着于反渗透膜内,避免反渗透膜发生污堵。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反渗透膜系统的黏泥剥离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黏泥剥离剂投加到储存有含有生物黏泥的水的储水箱中;
S2:将上述储水箱中投加了黏泥剥离剂的含有生物黏泥的水送入反渗透系统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上述黏泥剥离剂的成分包括:缓冲剂、氧化剂、结合氯剂与稳定剂;
上述步骤S1中,黏泥剥离剂的投加含量为50-100mg/L。本发明的黏泥剥离剂具有优良的杀菌效果、黏泥剥离效果以及优良的清洗效果;同时,本发明黏泥剥离剂的使用方法,应用于反渗透膜系统中,能够达到较好的净化水质的目的,并能有效去除水质中的污染物,在储水装置后续无需进行黏泥杀菌处理,能够防止反渗透膜装置内的生物黏泥附着于反渗透膜内,避免反渗透膜发生污堵。
根据本发明的黏泥剥离剂的使用方法,其中,黏泥剥离剂中结合氯剂的有效氯浓度为0.1-1.5mg/L;具体优选为0.1mg/L、0.15mg/L、0.2mg/L、0.25mg/L、0.3mg/L、0.35mg/L、0.4mg/L、0.45mg/L、0.5mg/L、0.55mg/L、0.6mg/L、0.65mg/L、0.7mg/L、0.75mg/L、0.8mg/L、0.85mg/L、0.9mg/L、0.95mg/L、1.0mg/L、1.5mg/L。
根据本发明的黏泥剥离剂的使用方法,储水罐的有效容积与储水罐的进水小时流量或出水小时流量的比值为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尚善若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尚善若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3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