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液压支架推溜缸电液调速控制阀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06001.7 | 申请日: | 202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云;满家祥;曹超;郭蒲;黄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6K31/06;F16K47/08;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21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液压 支架 推溜缸电液 调速 控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井下液压支架推溜缸电液调速控制阀及工作方法,属于液压支架推溜缸电液调速控制阀技术领域。包括电磁先导阀和主阀,主阀进口与先导阀进口、推溜缸的电磁换向阀出口相连接,先导阀出口与高水基液压相连,主阀出口与推溜缸的油嘴相连接,电磁先导阀通过流道出口与主阀连接,主阀进口与先导阀进口、推溜缸的电磁换向阀出口相连接,先导阀出口与高水基液压相连,主阀出口与推溜缸的油嘴相连接;其中电磁先导阀为通过电磁铁控制的三通二向阀,主阀为受电磁先导阀流道出口压力开启或关闭的弹簧阀。其结构简单,能够精确控制推溜缸的运动速度和位置,提升井下工作面的调直精度,同时减缓推溜缸的压力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液压支架推溜缸电液调速控制阀及工作方法,属于液压支架推溜缸电液调速控制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矿智能化工作面的建设成为煤矿智能化的重点,但工作面直线度控制问题是影响智能化工作面高效安全工作的首要原因,是实现智能化工作面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技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在煤矿生产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电液换向阀作为电液控制系统的核心,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乃至整个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生产,对煤矿安全、高产集约化生产至关重要。
液压支架的推溜缸主要用于工作面调整时的推动刮板输送机和移动液压支架,由于液压支架推溜缸的工况负载十分复杂,相邻的推溜缸又互相耦合,工作面液压系统工作介质采用高水基液。目前井下推溜缸采用电液换向阀控制,电液换向阀动作时只有阀口的通断,难以对流量实现精确实时调控,液压支架的推溜行程依靠现场人员目测,导致工作面调直精度较低,多次循环动作后需要停机调整,极大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开采效率。此外,工作面循环的移架和推溜动作使现有供液系统中电液换向阀频繁通断,推溜缸工况复杂恶劣,电液换向阀快速而频繁的通断,必然导致阀口和缸内压力存在剧烈波动,液压冲击现象严重,容易导致电液换向阀、推溜缸及相关机构故障和损坏。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款能够适应高水基介质和井下推溜缸工况的电液调速控制,实现对液压支架推溜缸的位置控制和冲击压力缓冲。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液压支架推溜缸存在液压冲击和速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液压支架推溜缸电液调速控制阀及工作方法,通过电磁先导阀控制主阀动作,主阀芯上的多孔节流口缓慢打开,通流面积与主阀芯上的通流孔数量成比例趋势增大,实现流量的比例调控,从而精确控制推溜缸的运动速度和位置;在液压支架电磁换向阀打开后,多孔节流口缓慢打开,高压流量通过主阀芯的多孔节流口,降低液压系统的压力冲击,提升井下工作面的调直精度和减缓推溜缸的压力冲击,煤矿井下液压支架推溜缸电液调速控制阀在井下推溜缸的应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煤矿井下液压支架推溜缸电液调速控制阀,包括电磁先导阀和主阀,电磁先导阀包括先导阀出口、先导阀进口,主阀包括主阀进口和主阀出口,主阀进口与先导阀进口、推溜缸的电磁换向阀出口相连接,先导阀出口与高水基液压相连,主阀出口与推溜缸的油嘴相连接,电磁先导阀通过流道出口与主阀连接,主阀进口与先导阀进口、推溜缸的电磁换向阀出口相连接,先导阀出口与高水基液压相连,主阀出口与推溜缸的油嘴相连接;
其中电磁先导阀为通过电磁铁控制的三通二向阀,电磁先导阀通过电磁铁控制实现先导阀出口或者先导阀进口与电磁先导阀流道出口导通的选择;
其中主阀为受电磁先导阀流道出口压力开启或关闭的弹簧阀,当电磁先导阀流道出口压力大于弹簧阀的阈值则主阀与主阀进口、主阀出口导通,当电磁先导阀流道出口压力小于弹簧阀的阈值则主阀与主阀进口、主阀出口关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06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