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催化氧化塔有效
申请号: | 202310763878.X | 申请日: | 202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5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翔;张英海;雒丹丹;王钦;彭山林;曲玉波;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盛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5 | 代理人: | 陈钊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催化 氧化塔 | ||
1.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内部设置有催化结构层,所述催化结构层包括套体(3),所述套体(3)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网板(2),所述套体(3)和塔体(1)的内壁贴合固定连接,所述套体(3)与两层网板(2)之间填充有催化剂颗粒,所述套体(3)内设置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上固定连接有杆一(6),所述杆一(6)上固定连接有推板(7),所述网板(2)外设置扭矩输出设备(4),所述扭矩输出设备(4)通过驱动转轴(16)转动带动推板(7)推动催化剂颗粒产生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6)沿着周侧均匀布设有多个杆一(6),每个杆一(6)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推板(7),相邻两个推板(7)之间均设置有间隔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7)的截面形状为V形,V形推板(7)的尖端的一侧用于推动催化剂颗粒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一(6)的一侧设置有架体(8),所述架体(8)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于跟随推板(7)进行移动的填补板(11),所述填补板(11)正对对应的两个推板(7)之间的间隔处设置,所述架体(8)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填补板(11)做往复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摆动驱动机构通过控制填补板(11)摆动将推板(7)移动过程中推到两侧的催化剂颗粒重新推回推板(7)的移动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补板(11)的高度小于推板(7)的高度,且填补板(11)和推板(7)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驱动机构包括弧形齿条(5)和齿轮(9),所述弧形齿条(5)均匀布设于套体(3)的内壁上,相邻两个弧形齿条(5)之前设置有间隔,所述架体(8)的自由端上转动设有齿轮(9),所述弧形齿条(5)和齿轮(9)啮合传动,所述填补板(11)通过转轮(25)和架体(8)转动连接,多个转轮(25)通过轮带和齿轮(9)传动连接,所述转轮(25)和架体(8)弹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2)上固定连接有凸轮(14),所述凸轮(14)套设于扭矩输出设备(4)的输出轴外侧,所述杆一(6)上沿着杆一(6)的轴线方向弹性滑动连接有从动板(12),所述从动板(12)和架体(8)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板(12)上固定连接有抵触杆(13),所述抵触杆(13)的自由端贴合凸轮(14)的侧壁进行移动,所述架体(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接架(10),所述外接架(10)内弹性滑动连接有滑块一(24),所述滑块一(24)上转动连接有用于调节轮带张紧程度的调节轮(23),所述转轮(25)、齿轮(9)和调节轮(23)通过同一个轮带传动连接,所述齿轮(9)转动连接于滑块二(27)上,所述滑块二(27)和架体(8)滑动连接,且滑块二(27)和架体(8)之间设置有沿着架体(8)轴线方式进行压缩或复位的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输出设备(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过渡杆(15),所述过渡杆(15)贯穿凸轮(14)并与转轴(16)滑动连接,所述转轴(16)的内部设置有承载柱(17),所述承载柱(17)和位于下侧的网板(2)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柱(17)上开设有螺纹槽(21),所述转轴(16)内侧固定连接有凸钉(22),所述凸钉(22)在螺纹槽(21)内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柱(17)内设置有多个清洁滤网(26),所述转轴(16)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板(20),所述承载柱(17)为中空结构,所述密封板(20)贴合于承载柱(17)的内壁进行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2)上固定连接有底板(18),所述底板(18)上固定连接有和外部废水相连通的吸水块(19),所述吸水块(19)和承载柱(17)分别位于底板(18)的两侧,所述吸水块(19)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638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