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烟无卤聚烯烃包覆的阻燃型电缆及其包覆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76265.X | 申请日: | 202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4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锡缆特种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8;H01B7/295;H01B7/17;H01B7/02;H01B13/22;B08B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优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7 | 代理人: | 石煜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烟无卤聚 烯烃 阻燃 电缆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阻燃型电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设备对于阻燃性电缆的塑形效果不佳,容易导致其表面挤包层出现变形不均匀的问题,具体是低烟无卤聚烯烃包覆的阻燃型电缆及其包覆加工工艺,输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一、支撑架二和挤塑设备,挤塑设备位于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之间,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中部均开设有用于电缆通过的通孔,两个支撑架一之间设置有清洁组件,两个支撑架二之间设置有塑形组件,塑形组件包括转筒和环形滑轨二,两个环形滑轨二均固定在对应设置的支撑架二一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挤包后的电缆进行全方位的塑形,进一步提高电缆塑形的均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型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低烟无卤聚烯烃包覆的阻燃型电缆及其包覆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
在申请号2022111218071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电缆生产加工用挤压塑形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两组连接座,两组连接座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挤压辊,安装底座上转动设置有翻转座,翻转座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两组固定座,两组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挤压辊,第二挤压辊与第一挤压辊配合滚动连接,通过两组连接座配合使第一挤压辊转动安装在安装底座上,通过两组固定座配合使第二挤压辊转动安装在翻转座上,通过支撑梁带动支撑轴上的翻转座位置向上移动使第二挤压辊阶梯槽与第一挤压辊连接槽脱离,通过支撑轴与支撑梁转动连接使翻转座带动固定座进行翻转,通过固定座与连接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翻转座和安装底座上使更换便捷性增加,提高更换便捷性,增加使用适应性,提高挤压尺寸形状适应性。
现有的电缆阻燃性能有待提高,而且上述专利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大量的缺陷,即该专利虽然是通过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的配合实现对电缆的挤压塑形,但是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的相互配合只能对挤塑后电缆初品的顶部和底部进行集中塑形,这样的塑形方式会导致电缆初品两侧位置无法得到有效且充分的塑形,进而导致挤压塑形后的电缆出现挤包层不均匀的现象,并且在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的单一方向挤压塑形下,电缆初品两侧容易因受到来自顶部和底部的压力而变形破裂。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低烟无卤聚烯烃包覆的阻燃型电缆及其包覆加工工艺,用于解决以上背景技术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低烟无卤聚烯烃包覆的阻燃型电缆,包括由内到外的中心加强芯、导体单元、绝缘层二、屏蔽层和聚烯烃护套,导体单元的外围与绝缘层二的内围之间填充有聚酯填充层;多个导体单元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加强芯的外围与绝缘层二内围之间,导体单元由若干导体及其外围挤包而成的绝缘层一组成,屏蔽层是由铝箔屏蔽或铜丝编织屏蔽,绝缘层一和绝缘层二均是由阻燃型聚烯烃挤包而成,聚烯烃护套是采用阻燃型聚烯烃挤包而成。
低烟无卤聚烯烃包覆的阻燃型电缆的包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中心加强芯为中心,在中心加强芯的外围设置若干个导体单元,在导体单元的外围挤包得到绝缘层一,通过绝缘层一和绝缘层二之间填充得到聚酯填充层,在绝缘层二的外围挤包得到屏蔽层,在屏蔽层的外围挤包得到聚烯烃护套;
步骤二:清洁装置内的清洁刷对屏蔽层表面进行清洁,避免其表面附着杂质影响电缆后续的聚烯烃护套挤包,清洁刷对屏蔽层表面进行清洁的过程中,屏蔽层表面被清理出的杂质掉落至圆筒架内壁,并通过掉渣槽掉落至收渣盒进行集中收集,同时吸尘罩在具有吸尘功能的外部机构配合下对漂浮的杂质进行进一步吸收,避免杂质再次落在屏蔽层表面,经过清洁的屏蔽层通过挤塑设备,并在挤塑设备的加工下形成低烟无卤聚烯烃包覆的阻燃型电缆初品,并在低烟无卤聚烯烃包覆的阻燃型电缆表面形成聚烯烃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锡缆特种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锡缆特种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762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