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机构、电池造凸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88668.6 | 申请日: | 2023-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5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慧;魏业茂;张延鹏;蔡中仁;林信勇;刘伟伟;陈剑捷;傅键;李帮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H01M50/6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齐义琳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机构 电池 装置 生产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气机构、电池造凸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包括充气主体和密封组件,充气主体包括充气通道以及与充气通道连通的充气嘴,密封组件包括密封部和驱动部,密封部至少部分位于充气通道内,驱动部与密封部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密封部于充气通道内移动,以启闭充气嘴。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充气嘴与电芯对接后,需要充气时,驱动部将密封部移动至打开充气嘴的位置,外部气源提供的气体经充气通道、充气嘴可进入电芯内部,增大电芯内部压力,对电芯造凸。在充气结束后,驱动部将密封部移动至关闭充气嘴的位置,进入充气通道内的电解液无法从充气嘴流出,进而无法污染腐蚀电芯外表面,可提高电池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气机构、电池造凸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电芯在注入电解液之后,通常会对外壳凹陷不良的电芯造凸。造凸时,常向电芯内充入正压气体,以增大电芯内部压力,使外壳凹陷处形变。由于电芯内部填充电解液,在充气结束时,电芯内部气压变化引起电解液回流至充气管道内。残留在充气管道内的电解液容易滴落在电芯表面,污染腐蚀电芯表面污染,造成电芯外观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充气机构、电池造凸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能够降低氦检时电解液污染电池表面,有助于提升电池的外观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气机构,包括充气主体和密封组件,充气主体包括充气通道以及与充气通道连通的充气嘴,密封组件包括密封部和驱动部,密封部至少部分位于充气通道内,驱动部与密封部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密封部于充气通道内移动,以启闭充气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充气嘴与电芯对接后,需要充气时,驱动部将密封部移动至打开充气嘴的位置,外部气源提供的气体经充气通道、充气嘴可进入电芯内部,增大电芯内部压力,对电芯造凸。在充气结束后,驱动部将密封部移动至关闭充气嘴的位置,进入充气通道内的电解液无法从充气嘴流出,进而无法污染腐蚀电芯外表面,可提高电池外观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能够沿充气通道作直线移动。当密封部作直线移动,其对充气主体内部的横向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充气主体的小型化和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衬套,密封衬套设置于充气通道内,且形成有沿密封部的移动方向贯通设置的引导孔,密封部穿设引导孔。此时,在充气通道内设置密封衬套,通过密封衬套引导密封部移动,可以提高密封部移动精度,进而提升密封部对充气嘴的封堵精度,降低充气通道内的电解液从充气嘴流出的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气主体包括与充气通道连通的通气部,密封衬套的外周壁与充气通道的内壁间隔形成有过气通道,过气通道连通通气部及充气嘴。此时,由密封衬套的外周壁与充气通道的内壁形成过气通道,通过过气通道来连通通气部和充气嘴,如此密封衬套的设置不会影响到气体的正常流通,保证充气主体的充气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衬套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过气槽,过气槽沿密封衬套的周向延伸,且与充气通道的内壁共同形成至少部分过气通道。此时,在密封衬套的外周壁上加工出过气槽,该过气槽与充气通道的内壁可以形成过气通道,由于过气槽沿密封衬套的外周壁延伸,过气槽过气长度较大,气体流通量较大,有利于加快充气速度和充气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衬套的外周壁形成有通气孔,通气孔环绕密封衬套的轴向间隔配置有多个,各通气孔连通于过气槽和充气嘴之间。此时,通气孔连通过气槽和充气嘴,即将由过气槽所界定的过气通道与充气嘴相连通。如此,即使密封衬套的外周壁与充气通道的内壁采取更加方便的过盈配合连接或者贴合连接,也不会影响到气体的流通,可简便密封衬套的安装及降低充气通道的加工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气主体还包括安装孔,安装孔与充气通道连通设置,密封衬套密封于安装孔和充气通道之间。此时,密封部可以仅部分经由安装孔进入密封衬套,而后进入充气通道内,密封部无需全部位于充气通道内,可降低密封部所占用充气主体的内部空间,有利于减小充气主体的尺寸,实现充气主体的小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886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枣清洗水的废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矿山开采用废石输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