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工业废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54004.5 | 申请日: | 2023-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3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芦熹坤;王晓光;宋玉;芦春;冯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齐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C02F1/04;B01D9/02;C01C1/249;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工业 废液 方法 | ||
一种处理工业废液的方法,属于工业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向由硫酸、过硫酸铵和醋酸组成的废液中加入碳酸氢铵,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2~2.2;混合溶液经蒸馏得到醋酸水溶液,经降温使得剩余混合溶液结晶得到硫酸铵粗品;将硫酸铵粗品用乙醇淋洗后离心甩干,得到湿品硫酸铵和淋洗液;将淋洗液向外排出,并将湿品硫酸铵进行烘干得到成品硫酸铵;向蒸馏得到的醋酸水溶液中加入水和固体氢氧化钠,经降温制成质量浓度为25%的醋酸钠水溶液。本发明工艺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反应和蒸馏得到硫酸铵粗品以及较纯净的醋酸水溶液后,进一步处理得到硫酸铵成品和醋酸钠溶液,实现了该类型废液的高效分离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处理工业废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中间体烷基环己基苯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排放大量的由硫酸、过硫酸铵和醋酸组成的废液,这类废液按照重量比其典型的组成如下:5%~15%的硫酸、35%~40%的醋酸、15%~20%的过硫酸铵和25%~30%的水,其中过硫酸铵不稳定,遇水容易分解成硫酸氢铵。废醋酸属于危险废物,酸度高且具有腐蚀性。随着各国对环保的日益重视,鉴于工业废液对环境、员工以及他人身体所造成的危害,国内外都制定出有关工业废液的排放标准且标准规定日趋严格。但是,每年仍然有大量的醋酸废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损失,并且污染了环境。因此,对醋酸废液进行处理、回收利用,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是环境保护所必需的生产环节。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醋酸废液的处理方法有:中和法、吸附法、合成醋酸盐法、酯化法、膜分离法、精馏法、生化法、联合法等,但对液晶中间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醋酸废液,大多不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只是初步加碱中和处理后,得到各种物质的混合物,然而由于该混合物无法分离,最后只能作为污水,通过生化法处理达标后排放。费用方面,据初步统计,每吨醋酸废液处理需要耗费数千元。对于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分析可知,现有的技术方法存在设备需求种类较多、投资成本高、操作要求严格、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本发明通过对由硫酸、过硫酸铵和醋酸组成的废液pH值的调节来处理废醋酸,得到了硫酸铵粗品以及较纯净的醋酸水溶液,并进一步得到了成品硫酸铵和醋酸钠溶液,该处理方法具有良好收益,每吨该废水综合收益约500元。我国农业生产对铵类肥料有着巨大的需求,从由硫酸、过硫酸铵和醋酸组成的废液中分离制备的硫酸铵组分是很好的肥料资源。而质量浓度为25%的醋酸钠溶液则广泛用于污水处理领域。从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要采用A2/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能达到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质量浓度为25%的醋酸钠溶液是污水A2/O处理工艺中缺氧阶段需要添加的重要营养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处理工业废液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工业废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由硫酸、过硫酸铵和醋酸组成的废液中加入碳酸氢铵进行反应,同时利用搅拌机搅拌使废液与碳酸氢铵充分混合,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2~2.2;
步骤2:将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经蒸馏,得到醋酸水溶液,经降温使得剩余混合溶液结晶得到硫酸铵粗品;
步骤3:将步骤2产生的硫酸铵粗品用乙醇淋洗,淋洗后的混合溶液经离心甩干得到湿品硫酸铵和淋洗液;
步骤4:将步骤3中产生的淋洗液向外排出,并将湿品硫酸铵进行烘干,从而得到成品硫酸铵;
步骤5:向步骤2中蒸馏得到的醋酸水溶液中,加入水和固体氢氧化钠,再通过循环水降温,制成质量浓度为25%的醋酸钠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齐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齐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54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