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57940.1 | 申请日: | 2023-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0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友云;鲁诗语;刘宇清;王治国;董立朋;俞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扬越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61 | 分类号: | D06M15/61;D06M15/233;D02G3/36;D02G3/04;D06M101/32;D06M101/38;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向亚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涤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在牵引涤纶芯丝的过程中,使施加有式(Ⅰ)所示聚合物的第一腈纶长丝、施加有式(Ⅱ)所示聚合物的第二腈纶长丝分别缠绕在所述涤纶芯丝上,控制分别缠绕在所述涤纶芯丝上的所述第一腈纶长丝与所述第二腈纶长丝相接触,所述式(Ⅰ)所示聚合物与所述式(Ⅱ)所示聚合物发生反应并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该聚电解质复合物覆设在所述涤纶芯丝、所述第一腈纶长丝和所述第二腈纶长丝构成的组合体上并存在于所述涤纶芯丝、所述第一腈纶长丝和所述第二腈纶长丝中的任意两者之间;
;式(Ⅰ)中,R1、R2独立地选自C1-6烷基,R3、R4独立地选自氢、C1-6烷基,M1为溴或氯;式(Ⅱ)中,R5、R6独立地选自氢、C1-6烷基,M2为碱金属;
其中,采用第一旋转机构绕着所述涤纶芯丝旋转并将所述第一腈纶长丝缠绕在所述涤纶芯丝上,采用第二旋转机构绕着所述涤纶芯丝旋转并将所述第二腈纶长丝缠绕在所述涤纶芯丝上;
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方向不同;
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中的一个旋转机构沿着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旋转路径旋转,另一个旋转机构沿着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二旋转路径旋转,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一旋转路径与所述第二旋转路径不相交,且控制沿着所述第二旋转路径旋转的旋转机构的旋转速度小于沿着所述第一旋转路径旋转的旋转机构的旋转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所示聚合物、所述式(Ⅱ)所示聚合物分别采用水溶液形式施加在各自对应的腈纶长丝上,且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所示聚合物的分子量为200000-350000,所述式(Ⅱ)所示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0000-10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Ⅰ)中,R1、R2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R3、R4独立地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M1为氯;式(Ⅱ)中,R5、R6独立地选自氢、甲基、乙基,M2为钠或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所示聚合物为
,所述式(Ⅱ)所示聚合物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腈纶长丝、所述第二腈纶长丝的细度分别为100-200D,所述涤纶芯丝的牵引速度为10-30cm/min,所述第一腈纶长丝上所述式(Ⅰ)所示聚合物的施加量为0.6-3mL/h,所述第二腈纶长丝上所述式(Ⅱ)所示聚合物的施加量为0.2-1.5mL/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二旋转路径旋转的旋转机构的旋转速度与沿着所述第一旋转路径旋转的旋转机构的旋转速度的比值为1∶1.5-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二旋转路径旋转的旋转机构的旋转速度为100-600r/min,沿着所述第一旋转路径旋转的旋转机构的旋转速度为300-900r/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路径与所述第二旋转路径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扬越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扬越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579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