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天线阵与主机一体化设计的全频段空间谱监测测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85234.8 | 申请日: | 202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3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波;江山;许涛;肖迎春;袁杨林;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3/14 | 分类号: | G01S3/14;G01R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何悦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阵 主机 一体化 设计 频段 空间 监测 测向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多天线阵与主机一体化设计的全频段空间谱监测测向系统,包括监测测向接收单元、第一天线阵组件、第二天线阵组件和天线罩,所述的天线罩设置在监测测向接收单元上并与监测测向接收单元形成容纳腔,第一天线阵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监测测向接收单元上,第二天线阵组件设置在监测测向接收单元的底部。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了双环圆形阵列布局,解决了天线之间互耦问题,通过天线与射频矩阵开关组件一体化设计,解决了射频电缆的幅相一致性影响,减少了射频线缆损耗,以及安装支架的影响,测向准确度由以前的5°提高到2°,同时也提高了测向灵敏度,降低了天线高度,减少了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领域,特别是多天线阵与主机一体化设计的全频段空间谱监测测向系统。
背景技术
多天线阵与主机一体化设计的全频段空间谱监测测向系统是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执行频谱管理、干扰信号排查等任务的重要监测工具,早期多天线阵与主机一体化设计的全频段空间谱监测测向系统使用的是相关干涉仪测向技术和比幅测向技术,以及采用5元天线阵和7元天线阵,导致测向准确度不高,且灵敏度较低,已难以满足现代无线电监测对高精度、高分辨和同频多信号测向的要求;
早期一体化碟形快速部署监测测向系统,由于孔径小,导致低端测向准确度不高,具有较大的测向误差,且灵敏度较低;为了解决低端测向一系列问题,采用扩大低端天线阵孔径的方式,市场出现了以折叠结构和插拔结构为代表的一体化快速部署监测测向设备。采用折叠结构的一体化快速部署监测测向设备,其车载稳固性不强,阵元容易发生抖动,影响测向准确度;而且设备存在拆收麻烦的问题,需要对每个阵元进行至少两次折叠才能完成拆收工作,耗时耗力。采用插拔结构的一体化快速部署监测测向设备,其低端阵元与主机设备在拆收时为分离状态,不利于收纳,往往需要多个包装箱才能完成收纳,同样增加了安装架设和收纳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天线阵与主机一体化设计的全频段空间谱监测测向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多天线阵与主机一体化设计的全频段空间谱监测测向系统,包括监测测向接收单元、第一天线阵组件、第二天线阵组件和天线罩,所述的天线罩设置在监测测向接收单元上并与监测测向接收单元形成容纳腔,所述的第一天线阵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监测测向接收单元上,所述的第二天线阵组件设置在监测测向接收单元的底部;所述的第一天线阵组件包括第一九元天线组、第二九元天线组、连接器和射频矩阵开关组件,所述第一九元天线组包括九个第一天线,九个所述第一天线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第二九元天线包括九个第二天线,九个所述第二天线圆周阵列设置在第一九元天线组的外围,所述第一九元天线组与第二九元天线组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二天线和第一天线通过连接器与射频矩阵开关组件连接,所述的射频矩阵开关组件通过射频电缆与监测测向接收单元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天线为频率为8GHz~26.5GHz的单极子天线或者倒锥天线。
具体的,所述第二天线为频率为1.3GHz~8GHz的单极子天线或者倒锥天线。
具体的,所述的射频矩阵开关组件通过支撑柱安装在风道盖板上,所述的风道盖板固定在所述监测测向接收单元上。
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天线阵组件还包括电子罗盘组件,所述电子罗盘组件设置在风道盖板上,所述电子罗盘组件与监测测向接收单元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第二天线阵组件包括壳体、低端天线元和伸缩组件,所述的壳体上圆周阵列设置有九个伸缩组件,所述的伸缩组件上均设置有一低端天线元,所述的壳体设置在监测侧向接收单元底部。
具体的,所述的伸缩组件包括滑轨、滑动块和支臂,所述的滑轨沿壳体的径向设置,所述的低端天线元设置在支臂的一端,所述滑动块设置在支臂的另一端,所述滑动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85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