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大麻二酚混悬液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918980.2 | 申请日: | 202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17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华;成阿果;刘寒;张锁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0 | 分类号: | A61K9/10;A61K31/05;A61K47/26;A61K47/34;A61K47/32;A61K47/38;A61K47/36;A61K9/00;A61P29/00;A61P39/06;A61P37/02;A61P25/28;A61P25/08;A61P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邹欢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含 大麻 二酚混悬液 可溶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麻二酚的纳米化方法、由其制备得到的纳米化的大麻二酚混悬液及其应用。所述大麻二酚的纳米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大麻二酚溶于良溶剂中,得到大麻二酚‑良溶剂溶液;将大麻二酚‑良溶剂溶液加入稳定剂的水溶液中,经超声后,旋蒸去除良溶剂,得到纳米化的大麻二酚混悬液;其中,所述稳定剂选自泊洛沙姆、吐温、聚氧乙烯烷基醚、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该纳米化方法中,通过难溶性药物纳米化技术,减小难溶性药物大麻二酚的粒径,得到大麻二酚纳米混悬液,且该混悬液中,纳米化的大麻二酚的固含量高,该方法实现了对大麻二酚的增溶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麻二酚的纳米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麻二酚的纳米化方法、由其制备得到的纳米化的大麻二酚混悬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麻二酚是工业大麻中含量最丰富的大麻素,其不具有精神活性,基本无毒副作用。大麻二酚因其治疗的有益潜力而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研究表明,大麻二酚具有抗炎、抗坏死和抗氧化作用,对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癫痫和帕金森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用途。目前市场上有两种美国FDA批准的大麻二酚产品,包括Epidiolex®(纯CBD的口服溶液)和Sativex®(CBD和Δ-9 THC口腔粘膜喷雾剂)。然而大麻二酚的水溶性低、胃肠道系统吸收不稳定性和首过代谢,导致其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约为6%。同时,由于大麻二酚极端的亲脂性(log P:5.79),使其易驻留在皮肤的角质层,将大麻二酚输送到更深层的皮肤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被动扩散类的经皮系统难以实现大麻二酚在体内的循环。
纳米化被定义为一种制药工艺,涉及将活性药物成分的粒径减小到纳米尺寸范围。这意味着实现亚微米范围内的粒径,即粒径1μm。根据诺伊斯-惠特尼方程,药物粒径的减小导致其表面积增加,因此溶出速率将成比例增加,从而导致难溶性药物的更好吸收。近年来,为了提高大麻二酚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大麻二酚纳米化方法,例如口服自乳化系统,纳米脂质体和纳米胶束等,但这些方法对大麻二酚的增溶往往有限,并且体系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微针是一种主动皮肤渗透增强技术,微针呈针状结构,其长度通常为几百微米,在皮肤上形成微米大小的孔,以增强药物传递。它们不刺激与疼痛相关的神经,可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轻疼痛。
针对大麻二酚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现有技术增溶量有限以及不稳定等情况,有必要开发一种高剂量大麻二酚纳米化技术,并与微针剂型结合,以提高大麻二酚的贮存稳定性和皮肤渗透率,减少给药频次,提高生物利用度和患者从性。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麻二酚的纳米化方法、由其制备得到的纳米化的大麻二酚混悬液及其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大麻二酚的纳米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大麻二酚溶于良溶剂中,得到大麻二酚-良溶剂溶液;
将大麻二酚-良溶剂溶液加入稳定剂的水溶液中,经超声后,旋蒸去除良溶剂,得到纳米化的大麻二酚混悬液;
其中,所述稳定剂选自泊洛沙姆、吐温、聚氧乙烯烷基醚、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此时,得到的纳米化的大麻二酚纳米混悬液中纳米化大麻二酚浓度高、药物负载率高且能很好的控制混悬液中纳米化的大麻二酚的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聚氧乙烯烷基醚选自聚氧乙烯(20)十六烷基醚(Brij 58)或聚氧乙烯(20)油醚(Brij 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918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