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配件的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919518.4 | 申请日: | 202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3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光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配件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配件的测试装置,涉及计算机配件测试领域,包括主插座;所述主插座固定在测试主板上,且主插座顶部插接有插头;所述插头一端连接有排线,且排线一端连接有测试插座;所述主插座外部连接有活动限位件,且活动限位件与插头相连。本发明依次通过测试插座、排线、插头和主插座将内存条与测试主板连接在一起进行测试,测试插座、排线和插头能够轻易更换,可有效避免内存条直接与主插座相连,导致整块测试主板无法使用状况的发生。解决现有测试装置使用时测试所需的连接插头多采用锡焊方式连接在测试主板上,极易导致连接插头接触不良,造成连接插头无法使用,进而导致整块测试主板报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配件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配件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内存条的使用频率也逐渐上升,内存条是CPU可通过总线寻址,并进行读写操作的电脑部件,内存条在个人电脑历史上曾经是主内存的扩展,随着电脑软硬件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内存条已成为读写内存的整体,内存条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
计算机配件的测试装置可参考公开号CN101833998B的专利,包括测试主板,位于所述测试主板上的内存条插槽,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限位底板,所述限位底板上设置有数个用于收容内存条插槽的通孔,所述通孔左右两端分别垂直安装有限位块,内存条测试装置由于在测试主板的内存条插槽周围设置了一个限位底板和限位块,该定位结构防止内存条在测试过程中反复插入内存条插槽而对内存条插槽造成破坏。
现有计算机配件的测试装置在使用时,测试所需的连接插头多采用锡焊方式连接在测试主板上,后期无损伤拆卸难度较高,在内存条频繁插拔测试过程中极易导致连接插头出现接触不良,造成连接插头无法使用,进而导致整块测试主板报废,影响后续内存条的测试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配件的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计算机配件的测试装置在使用时,测试所需的连接插头多采用锡焊方式连接在测试主板上,后期无损伤拆卸难度较高,在内存条频繁插拔测试过程中,极易导致连接插头出现接触不良状况,造成连接插头无法使用,进而导致整块测试主板报废,影响后续内存条测试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配件的测试装置,具体包括:主插座;所述主插座固定在测试主板上,且主插座顶部插接有插头;所述插头一端连接有排线,且排线一端连接有测试插座;所述主插座外部连接有活动限位件,且活动限位件与插头相连,主插座两侧分别安装有小弹簧;收放筒,所述收放筒内部呈中空状,且排线贯穿于收放筒内部;所述收放筒内部连接有收放轴,且收放轴一端位于收放筒外部;所述收放筒外侧连接有锁止圈,且锁止圈与收放轴相接触,将插头插接于主插座内,通过插头和排线将主插座与测试插座连接在一起,可将内存条插入测试插座内,依次通过测试插座、排线、插头和主插座将内存条与测试主板连接在一起进行测试,可有效避免内存条直接与主插座相连,工作人员频繁插拔内存条测试,导致主插座接触不良,进而导致整块测试主板无法使用,影响后续内存条测试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主插座顶部两端设有卡接孔,插头两端设有卡接钩,卡接钩外侧底端呈凸起状,插头所设有的卡接钩卡接于主插座所设有的卡接孔内,卡接钩外侧与卡接孔内侧相贴。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限位件滑动连接于主插座外侧,活动限位件顶侧与主插座相接触,活动限位件两侧平面分别与插头所设有的两个卡接钩内侧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主插座外侧设有四个导向竖杆,活动限位件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滑孔,主插座所设有的导向竖杆滑动贯穿于活动限位件所设有的导向滑孔内,小弹簧套装在导向竖杆外侧,小弹簧顶部与活动限位件底侧相接触,小弹簧底部与主插座相接触,当插头插接于主插座内时,卡接钩卡接于卡接孔内,活动限位件受小弹簧推力影响向上移动,使两侧平面分别与两个卡接钩内侧相接触,阻止卡接钩向内弯曲形变,保障插头插接主插座连接的牢固性,有效避免插头松动导致接触不良状况的发生,使插头与主插座之间连接固定更加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光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光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919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