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指向瞬时发声高铁沿线智能驱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934822.6 | 申请日: | 2023-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9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饶洪伟;牛亚军;赵融;曲云飞;洪涛;叶锐利;徐春利;李东;随晓贺;邹鹏均;刘森林;赵爽;沈建红;刘亚光;廉小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08 | 分类号: | A01M29/08;G01S13/88;A01M29/16;H02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03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指向 瞬时 发声 沿线 智能 装置 | ||
1.一种雷达指向瞬时发声高铁沿线智能驱鸟装置,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顶部固定有支撑架(120);支撑架(120)为杆状,且其底部通过电机驱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鸟组件(200);
所述驱鸟组件(200)包括反射球(210)、连接杆(110)、固定架(240)、风罩(220)、发声装置(230);
所述反射球(210)为球体,且其固定在支撑架(120)的顶部;所述反射球(210)数量为两个,邻近的反射球(210)通过连接杆(110)连接;
所述固定架(240)包括一个圆环和四个圆杆;所述圆杆固定连接在圆环外部;所述圆环套接定位在连接杆(110)上;
所述风罩(220)为内部中空,径面开口的半球体,且风罩(220)数量为四个,每个圆杆上固定一个风罩(220);
每个所述风罩(220)内靠近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光镜一(221);
所述发声装置(230)固定在风罩(220)内远离开口的一侧;所述发声装置(230)能够发出电子鞭炮的声音来驱赶鸟类;
所述支撑架(120)上固定有雷达(121);所述雷达(121)用于检测驱鸟装置附近接近的鸟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指向瞬时发声高铁沿线智能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220)开口处的外周沿固定有曲面(223);所述曲面(223)为弧形板,且曲面(223)的弧面朝向风罩(220)的开口处倾斜0°至30°范围内;
所述曲面(223)数量为七个;邻近的曲面(223)固定连接;
所述曲面(223)的内侧壁固定有反光片(222);所述反光片(222)是铝箔纸,且其能够反射太阳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指向瞬时发声高铁沿线智能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230)包括微处理器和信号传输装置;微处理器和信号传输装置电性连接;信号传输装置与发声装置(230)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指向瞬时发声高铁沿线智能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一(221)是PC软镜;
所述反光镜一(221)是凸面镜,且其包括一个凸面和一个凹面;凸面靠近风罩(220)的开口;凹面远离风罩(220)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指向瞬时发声高铁沿线智能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一(221)是由七块PC软镜组成的凸面镜,且邻近的反光镜一(221)互不连接;所述反光镜一(221)的外周沿与风罩(220)的内壁存在间隙,间隙在1cm至1.5cm范围内;
所述风罩(220)内靠近反光镜一(221)处固定有反光镜二(224);反光镜二(224)的外周沿与风罩(220)的内壁固定;
所述反光镜二(224)是PC软镜,且其位于反光镜一(221)远离开口的一端;
所述反光镜二(224)上靠近反光镜一(221)的一端固定有软囊(225);
所述软囊(225)的数量有七个,每个软囊(225)的表面固定有一个反光镜一(221);
邻近的所述软囊(225)通过软管连通;充气管(226)通过外置管道与充气泵连接;所述软囊(225)通过充气管(226)充气膨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指向瞬时发声高铁沿线智能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囊(225)包括一个位于反光镜二(224)中心位置的橡胶囊和六个在反光镜二(224)上环形均匀间隔排列的橡胶囊;
所述反光镜一(221)的面积不大于反光镜二(224)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9348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