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切式活检针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24076.2 | 申请日: | 202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70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顾雨森;郭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精劢医疗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上海偌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48 | 代理人: | 顾继光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切式 活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切式活检针,包括外针组件与内针组件,外针组件包括针座与固定设置在针座一端的外套管,内针组件包括手柄与固定设置在手柄上的内针芯;针座内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连通外套管,内针芯从通孔的另一端依次插入针座与外套管,直至尖端从外套管的端部伸出,手柄可旋转设置在针座的另一端;内针芯中设置有空心结构,内针芯端部的侧面设置有内针芯切口,外套管端部的侧面对应设置有尺寸与内针芯切口一致的外套管切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穿刺时遮蔽,适用时开放的功能需求,保留了现有穿刺针的便利条件,并能满足同轴旋切的功能需求,与传统抽拉式穿刺针的巨大回弹结构造成的组织损伤不同,旋切更加柔和损伤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旋切式活检针。
背景技术
在医学诊断实践中,经常需要执行活检以移除患者的组织或者流体样本用于病例研究。目前市面上的临床活检针采用大多采用硬性回弹抽拉式活检方式,该种技术简单易操作且取组织较多,但由于回弹式活检触发后座力过大,普遍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穿刺活检过程通常会伴随着组织损伤,出血等问题。
专利申请号20182112550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切式活检针。该专利介绍了旋切活检的一种方法,并配合有后端真空吸附功能。但是穿刺附带后端真空吸附装置后会使得穿刺活检过程变得复杂,且真空吸附带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对于患者的身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同时由于该专利中的外针套的刃缘切口直接贯穿端部,在穿刺取样的过程中会出现变形,损伤其他组织,以及非目标组织进入取样空间内污染取样组织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切式活检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切式活检针,包括外针组件与内针组件,所述外针组件套设于内针组件外部,所述外针组件包括针座与固定设置在针座一端的外套管,内针组件包括手柄与固定设置在手柄上的内针芯;
所述针座内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连通外套管,所述内针芯具有尖端,内针芯从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依次插入针座与外套管,直至所述尖端从外套管的端部伸出,所述手柄可旋转设置在针座的另一端;
所述内针芯中设置有空心结构,所述内针芯端部的侧面设置有内针芯切口,所述外套管端部的侧面设置有外套管切口,所述内针芯切口与外套管切口对应设置且二者尺寸一致。
优选地,在轴向投影上,所述内针芯切口的开口角度与外套管切口的开口角度相同。
优选地,在轴向投影上,所述外套管切口的一侧边沿或双侧边沿设置有正向刃口,内针芯切口的边沿设置有与正向刃口对应的反向刃口。
优选地,所述正向刃口的倾斜角度与反向刃口的倾斜角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正向刃口与外套管在正向刃口端部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70°,所述反向刃口与内针芯在反向刃口端部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70°。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指示箭头,所述旋转指示箭头指向手柄的旋转方向。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外表面与针座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开口对齐指示箭头;
所述手柄上的开口对齐指示箭头与内针芯切口对齐,所述针座上的开口对齐指示箭头与外套管切口对齐。
优选地,所述针座的另一端与手柄插接,所述针座连接手柄的一端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平行滑槽,所述手柄连接针座的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突柱,所述突柱滑动设置在平行滑槽内部。
优选地,所述内针芯的尖端呈楔型或者圆锥型;
内针芯切口与外套管切口均为圆角矩形或者矩形。
优选地,所述内针芯的尖端往后3-3.5mm为实心结构,所述内针芯切口距离所述尖端4.5-5mm,内针芯切口的长度为11-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精劢医疗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上海偌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精劢医疗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上海偌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24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废酸再利用的造纸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