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安装直立式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49558.3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63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唐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明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G09F9/00;F16F15/067;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孙长虹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 安装 立式 显示屏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嵌入安装直立式显示屏,涉及显示屏安装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相邻一侧的安装板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持板,连接板的两端均穿设有螺杆。本申请通过安装板、夹持板、螺杆、卡槽和缓冲板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使用时,用户转动螺杆带动两个夹持板反向移动,直至将两个夹持板相邻一侧之间的间距调节至大于显示屏本体的宽度,此时即可将显示屏本体内嵌至两个夹持板之间,然后用户反向转动螺杆推动两个夹持板相向移动,将显示屏本体卡接在两个夹持板相邻一侧开设的卡槽内腔中即可,尽量避免了现有的显示屏再安装时需要使用多个螺丝进行固定,拼装和拆卸时操作繁琐,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嵌入安装直立式显示屏。
背景技术
显示屏为平面薄型的显示设备,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屏功耗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
现有的显示屏再安装时需要使用多个螺丝进行固定,拼装和拆卸时操作繁琐,不方便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的显示屏再安装时需要使用多个螺丝进行固定,拼装和拆卸时操作繁琐,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嵌入安装直立式显示屏。
本申请提供一种嵌入安装直立式显示屏,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嵌入安装直立式显示屏,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邻一侧的所述安装板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持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中间段贯穿两个所述夹持板并与所述夹持板相螺接,两个所述夹持板相邻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腔中滑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卡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复位件,所述缓冲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设有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两侧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槽内腔中设置的所述缓冲板相抵接。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用户首先将转动两个连接板上设置的螺杆,螺杆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螺纹作用推动两个夹持板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反向移动,直至将两个夹持板相邻一侧之间的间距调节至大于显示屏本体的宽度,此时用户即可将显示屏本体内嵌至两个夹持板之间的间隙内部,然后用户反向转动螺杆,通过螺杆的螺纹作用推动两个夹持板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相向移动,将显示屏本体卡接在两个夹持板相邻一侧开设的卡槽内腔中,使显示屏本体的两侧侧壁与卡槽内部设置的缓冲板相抵接,即可完成对显示屏本体的安装工作,尽量避免了现有的显示屏再安装时需要使用多个螺丝进行固定,拼装和拆卸时操作繁琐,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板的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呈矩形板状结构的安装板,并在安装板的四个转角处设置安装孔,方便用户通过外部连接设备贯穿安装孔将安装板固定在建筑墙壁上。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中间段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孔,所述滑孔内腔中滑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端部贯穿所述夹持板并与所述夹持板相螺接,所述夹持板通过所述螺栓和所述滑孔与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滑孔和螺栓,使夹持板通过滑孔和螺栓与安装板滑动连接,采用滑动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使用户能够调节两个夹持板之间的间距,方便对显示屏本体进行夹持固定。
可选的,两个所述滑孔之间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安装板的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滑孔之间的安装板上开设多个散热孔,用于对显示屏本体进行散热,尽量避免显示屏本体工作时温度过高,影响显示屏本体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明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明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49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