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子型高可靠性舰用嵌入式硬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59118.6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4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李欣一;方程;罗晓春;谢心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9/00;H05K5/04;H05K7/14;H05K7/02;H01R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晶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可靠性 嵌入式 硬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型高可靠性舰用嵌入式硬件结构,包括机箱、总线底板、功能板、转接板、灯板,所述机箱由前盖板、后盖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下侧板拼接而成,中间由电磁隔离板将内部空间分为两个腔体,上部腔体为接口区,用于安装接口转接板和灯板,下部腔体为功能区,用于安装电源及功能板件,机箱壁开槽作为板卡插槽;所述机箱内从下至上依次插装总线底板、功能版、转接板、灯板;并采用2.54mm插针及插座作为转接接口,减小传统接插件的空间占用;机箱材料采用铝合金,各接触内表面采用导电氧化处理;外表面涂覆绝缘漆,机箱各触面设有凹槽,并加装导电衬垫,保证机箱安装各面的导电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舰用嵌入式硬件结构,尤其是一种独立安装于机舱机舱环境或嵌装于各设备内部,能满足舰用高低温、湿热、冲击、振动、电磁兼容、可靠性等要求的舰用嵌入式硬件结构。
背景技术
舰用设备在使用环境要求、安装要求等方面与陆用或者一般船用设备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受限于狭小的舱室布局,舰用装置体积较小,安装空间有限;使用环境恶劣,工作温度范围大、湿度高,且受霉菌、盐雾影响较大;长期存在纵、横向摇摆,对抗冲击振动要求高;电磁环境复杂,对设备电磁兼容性能要求高。
现行的陆用或者普通船用嵌入式设备机壳(如PLC)一般采用工程塑料,对外接口采用端子,安装固定于导轨。该型式结构简单,接线、安装都较为方便、但无法满足舰用高低温、冲击、振动,特别是电磁兼容性要求。
通常的做法是将上述产品安装于金属机箱内,采用航空插头作为对外接口,并在机箱外部加装减震器,以满足复杂舰用环境,但设备不得不在尺寸、重量和使用便利性上作出较大让步。大大制约了舰船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通用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既保留PLC端子接线简单的优点、又能克服舰用环境适应性不足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通用结构方案,使嵌入式硬件能够独立满足舰用温度、湿热、霉菌、盐雾、冲击、振动、电磁兼容等各项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子型高可靠性舰用嵌入式硬件结构,包括机箱、总线底板、功能板、转接板、灯板,所述机箱由前盖板、后盖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下侧板拼接而成,中间由电磁隔离板将内部空间分为两个腔体,用于将强电磁辐射及易受干扰的器件封装在机箱内部;上部腔体为接口区,用于安装接口转接板和灯板,下部腔体为功能区,用于安装电源及功能板件,机箱壁开槽作为板卡插槽;所述机箱内从下至上依次插装总线底板、功能版、转接板、灯板;并采用2.54mm插针及插座作为转接接口,减小传统接插件的空间占用;机箱材料采用铝合金,各接触内表面采用导电氧化处理;外表面涂覆绝缘漆,机箱各触面设有凹槽,并加装导电衬垫,保证机箱安装各面的导电连续性。
进一步,所述前盖板采用阶梯式结构,设有多个双排接插件安装孔,前盖板下部设有导电衬垫凹槽,导电衬垫凹槽内嵌装一圈导电橡胶,起到电磁屏蔽及防水作用,并通过不脱出螺钉与多片侧板连接,前盖板表面设有多个LED灯孔,灯孔处过盈嵌装光纤导光柱。
进一步,所述后盖板内侧设有多个螺纹孔,用以固定总线底板,外侧为安装面,横向铣有燕尾槽,适应标准35mm导轨的安装;并加装十字安装架,利用十字安装架的安装孔直接用螺丝固定于安装面。
进一步,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互为对称结构,各接触面均进行导电氧化处理,外表面涂覆绝缘漆,与上、下侧板的安装接触面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嵌装导电橡胶,保证导电连续性;左侧板与右侧板内侧设有多条板卡安装槽,用于固定功能板件,外侧设有散热片,用于增大散热表面积。
进一步,所述上侧板内侧嵌装有24V/2A电源滤波器,用于抑制电源传导电磁干扰;下侧板外侧留有接地螺栓安装螺孔,并预留铭牌安装位。
进一步,所述电磁隔离板中部开有多条槽,隔离板下表面贴有两条减震橡胶条,起到压紧功能板卡及减振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59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稳升降焊缝超声波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材料隔声性能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