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袋进料机构及包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61940.6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57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斌;卢铭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明立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18 | 分类号: | B65B43/18;B65B43/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袋 进料 机构 包装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袋进料机构,属于包装机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还包括上料装置以及输料装置,输料装置位于上料装置的出料端,上料装置以及输料装置位于机架上;输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以及第二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位于第二输送组件的上方;第一输送组件与第二输送组件上配置有第一输送带以及第二输送带,还包括驱动组件,包装袋从出料端出料后位于第一输送带以及第二输送带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带以及第二输送带夹持包装袋后转动带动包装袋进行输料,通过设置有上料装置以及输料装置,并且输料装置位于上料装置的出料端,便于包装袋从上料装置处进入输料装置后进行后续工序,保证了包装袋的进料工序连续性,以及一种包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袋进料机构及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包装袋的应用十分广泛,最常见的就是食品之类的。包装袋在使用前,基本呈方形片状,堆叠一起。由于包装袋薄且软,难以抓取,传统的包装企业基本采用人工包装或者输送包装袋的方式,但是随着消费量的提高,人工包装方式明显产量不足。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包装袋的上料或者抓取装置,能够从堆叠的包装袋顶部抓取或者吸附包装袋,该类型的设备往往存在抓取的包装袋超过一个,存在误差,且灵活度低。
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1969886U提出的一种包装袋上料装置,包含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机架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托板、对称固定在机架底板上的顶升组件和横向移动组件、设置在机架顶端上的直线驱动模组,所述直线驱动模组的输出端对称设有纵向驱动组件,纵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上设有向下延伸有吸盘的吸盘板,所述吸盘板位于托板的上方,其中,所述托板的两侧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托板上还设有与所述条形开口方向垂直的条形孔。
上述专利中通过托板推动包装袋进行吸附上料,装置工作繁琐,导致上料的工序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包装袋进料机构及包装设备,通过上料装置以及输料装置配合包装袋进料,以及包括前序装置的包装设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装袋进料机构,包括机架,还包括上料装置以及输料装置,所述输料装置位于所述上料装置的出料端,所述上料装置以及所述输料装置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以及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上配置有第一输送带以及第二输送带,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送带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带转动的驱动组件,包装袋从所述出料端出料后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带夹持所述包装袋后转动带动所述包装袋进行输料。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输料装置还包括定位丝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定位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定位丝杆与所述机架垂直,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以及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与所述定位丝杆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以及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螺纹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输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以及所述第二输送组件通过第一滑轨在所述机架上升降。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输送带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带上均配置有所述第二电机。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定位丝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明立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明立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61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刀盘组件、料理杯及料理机
- 下一篇:一种研磨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