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中PCB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88067.X | 申请日: | 202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48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剑星;李耀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云晖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H05K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纤 连接器 pcb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中PCB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部装设有PCB板组件,所述PCB板组件至少包括第一PCB板以及装设在第一PCB板一侧的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之间通过FPC柔性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PCB板上固定装设有连接座,所述FPC柔性线路板一端通过焊接在第二PCB板上,与第二PCB板连接;另一端通过插接在连接座上,与第一PCB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占用体积过大,插接成功率低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中PCB板的连接结构,优化光纤连接器中PCB板的连接结构,从而降低占用的内部和提高插接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中PCB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以其传输容量大,保密性好等优点而得到高速发展,并已经成为当今最主要的有线通信方式。光纤通信包括用于数据交换的服务器、用于传输信息的光纤以及用于将服务器与光纤连接在一起的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的上侧为数据接收端,通过光纤传输过来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服务器上进行处理;下侧为数据发送端,将服务器需要发送的信号由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传输到需接受信号的设备上。
如图1所示,所述光纤连接器内部包括第一PCB板1和第二PCB板2,所述第一PCB板1上固定装设有第一连接座91,所述第二PCB板2上固定装设有第二连接座92,所述第一PCB板1和第二PCB板2之间通过FPC柔性线路板4连接,所述FPC柔性线路板4一端插接到第一连接座91上与第一PCB板1连接;另一端插接到第二连接座92上与第二PCB板2连接;这样在光纤连接器内部就装设有两个连接座,占用的体积较大,成本也较高;同时两端都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插接时不容易辨别插接方向,容易将两端接反,造成连接不合格以及连接座损坏,造成制造成本进一步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占用体积过大,插接成功率低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中PCB板的连接结构,优化光纤连接器中PCB板的连接结构,从而降低占用的内部和提高插接成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中PCB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部装设有PCB板组件,所述PCB板组件至少包括第一PCB板以及装设在第一PCB板一侧的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之间通过FPC柔性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PCB板上固定装设有连接座,所述FPC柔性线路板一端通过焊接在第二PCB板上,与第二PCB板连接;另一端通过插接在连接座上,与第一PCB板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层叠设置,所述FPC柔性线路板一端通过弯折折叠与连接座相插接;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层叠设置,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占用的空间,从而缩小光纤连接器的体积;所述FPC柔性线路板进行弯折折叠可以留出足够的长度与连接座相插接,降低插接的难度,提高插接的合格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包括与第一PCB板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底座以及将FPC柔性线路板一端进行扣合的扣合板;所述FPC柔性线路板一端插入到底座和扣合板之间,旋转扣合板与底座扣合在一起,从而完成FPC柔性线路板的插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PCB板上装设有第一IC芯片,所述第一IC芯片内部集成有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VCSEL垂直腔面激光器以及用于将VCSEL垂直腔面激光器发出的光信号折射入第一FIBER光纤内部的第一LENS透镜;所述第二PCB板上装设有第二IC芯片,所述第二IC芯片内部集成有用于将第二FIBER光纤内部光信号折射入PD接受芯片的第二LENS透镜以及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PD接受芯片;在服务器数据发送端中,服务器将处理完成的电信号依次通过第一IC芯片、VCSEL垂直腔面激光器、第一透镜,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第一光纤将光信号传输出去;在服务器数据接收端中,所述第二光纤的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透镜、PD接受芯片、第二IC芯片,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传输到服务器中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云晖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云晖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880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型热电偶
- 下一篇:一种双层散热壳体及具有其的舞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