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旱区种子萌发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90526.8 | 申请日: | 202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77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潘越;李亚兰;韩政伟;郭靖;马晓华;褚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林科院园林绿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C2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旱区 种子 萌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旱区种子萌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提高旱区种子萌发率的装置,包括种植板,所述种植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种植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种植板的内表面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内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种植槽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营养箱。该提高旱区种子萌发率的装置,通过种植板、插块、插孔、种植槽、圆孔、营养箱、螺纹环、圆盖和出料管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种子洒进种植槽内,拧开螺纹环上的圆盖,再将水和营养液搅拌灌进营养箱内,继而营养液从出料管内流出,最后流进种植槽内的圆孔中,种植板上的插块和插孔便于工作人员后续拼接种植板,从而可以将种子集中在一起种植喷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旱区种子萌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旱区种子萌发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胚乳含有营养物质。
但是,旱区一般都是处于干旱地带,且阳光长时间暴晒,会导致地段种植成功率降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旱区种子萌发率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旱区种子萌发率的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旱区一般都是处于干旱地带,且阳光长时间暴晒,会导致地段种植成功率降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提高旱区种子萌发率的装置,包括种植板,所述种植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种植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种植板的内表面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内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种植槽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营养箱,所述营养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圆盖,所述营养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
可选的,所述种植板的外表面的边缘处插接有地脚螺栓。
可选的,所述地脚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和插孔的顶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种植板的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勾面魔术贴,所述勾面魔术贴的表面吸附有棉毛魔术贴。
可选的,所述棉毛魔术贴的表面缝合连接有篷布。
可选的,所述篷布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旱区种子萌发率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提高旱区种子萌发率的装置,通过种植板、插块、插孔、种植槽、圆孔、营养箱、螺纹环、圆盖和出料管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种子洒进种植槽内,拧开螺纹环上的圆盖,再将水和营养液搅拌灌进营养箱内,继而营养液从出料管内流出,最后流进种植槽内的圆孔中,种植板上的插块和插孔便于工作人员后续拼接种植板,从而可以将种子集中在一起种植喷洒,便于工作人员打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篷布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种植板;2、插块;3、种植槽;4、圆孔;5、营养箱;6、螺纹环;7、圆盖;8、出料管;9、地脚螺栓;10、弹簧;11、勾面魔术贴;12、篷布;1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林科院园林绿化研究所,未经新疆林科院园林绿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905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