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牵引器用井下延时唤醒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13664.3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67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廖勇;周成兵;白云峰;冯亦江;龙景庆;张志华;谭判;石元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江汉测录井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E21B19/00;H03K17/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洁;刘代乐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牵引 器用 井下 延时 唤醒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设备开发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牵引器用井下延时唤醒电路。包括低压直流电源、单片机模块、继电器控制电路和继电器组,继电器控制电路内并联有多个开关管,继电器组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继电器,单片机模块上设有一个低电压唤醒信号输入端和多个开关管驱动信号输出端,单片机模块的各个开关管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一个开关管的栅极连接,开关管的源极均接地,漏极分别连接至一个继电器的负端,继电器的正端连接低压直流电源,继电器的公共触点端分别连接一个信号输入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端分别连接牵引器线路的其它电路板。本电路实现了低电压延时唤醒,提升了唤醒电路对低压工作设备兼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设备开发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牵引器用井下延时唤醒电路。
背景技术
牵引器作为一种井筒工具,牵引器的主要作用是在水平井段推送或拖拽作业工具到达目的井段,完成既定的作业。随着技术的发展,牵引器的输送对象愈加多样。牵引器内部采用缆芯切换(唤醒电路)的方式实现牵引器、输送工具在不同的时段独立工作。由于各种工具采用的供电电压,缆芯数量等存在差异,采用三继电器同步切换方案。三继电器同步启动电流较大,如采用过低的唤醒电压,继电器启动时易使井下12V电源过载,因此采用了55V较高唤醒电压设计。
在采用了55V较高唤醒电压设计的情况下,由于部分工具(仪器)工作电压在50V附近,牵引器的唤醒电压将使得输送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分流可能导致唤醒失败;同时过大的启动电流也可能导致部分工具电路保护(如电子选发模块),无法正常完成设备工作模式切换。因此,需要一种能实现牵引器低压唤醒的电路,以完成牵引器和被牵引设备之间的工作状态切换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缆牵引器用井下延时唤醒电路,通过设置单片机分别通过开关管驱动继电器的方式,可使各个继电器分别导通,从而实现低电压延时唤醒,提升了唤醒电路对低压工作设备兼容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牵引器用井下延时唤醒电路,包括低压直流电源、单片机模块、继电器控制电路和继电器组,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内并联有多个开关管,所述继电器组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继电器,所述开关管与所述继电器一一对应,所述单片机模块上设有一个低电压唤醒信号输入端和多个开关管驱动信号输出端,所述单片机模块的各个开关管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一个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开关管的源极均接地,漏极分别连接至一个继电器的负端,所述继电器的正端连接低压直流电源,所述继电器的公共触点端分别连接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端分别连接牵引器线路的其它电路板。
较为优选的,每个所述开关管与对应的开关管驱动信号输出端之间均设有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开关管驱动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
较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电阻两端之间还并联有滤波电容。
较为优选的,所述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并联有电源滤波电容。
较为优选的,所述低压直流电源包括+12V直流电压输出端和+5V直流电压输出端。
较为优选的,所述单片机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入端与低压直流电源的+5V直流电压输出端连接。
较为优选的,所述继电器的正端连接低压直流电源的+12V直流电压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单片机分别通过开关管驱动继电器的方式,可使各个继电器分别导通,从而实现低电压延时唤醒,完成牵引器和被牵引设备之间的工作状态切换工作,提升了唤醒电路对低压工作设备兼容性。解决了较高唤醒电压导致的唤醒失败或无法正常完成设备工作模式切换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缆牵引器用井下延时唤醒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江汉测录井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江汉测录井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13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
- 下一篇:一种电机自动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