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缠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53136.0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36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丁浩;丁梓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金通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62 | 分类号: | B29C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李志强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缠绕机,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部的主轴以及转动设置于主轴上的缠绕机构,主轴内设置转动设置有穿线管;缠绕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设置于主轴两端且转动方向相反的左侧缠绕单元和右侧缠绕单元,右侧缠绕单元与空心管远离左侧缠绕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右侧缠绕单元的引出线由穿线管远离左侧缠绕单元的一端穿入,并由穿线管的靠近左侧缠绕单元的一端穿出;由左侧缠绕单元穿出的引出线和由穿线管穿出的引出线先后缠绕于位于挤出机的芯棒处的胶管外侧。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高效缠绕机,可直接缠绕于挤出的胶管外侧,省去了抽插胶管支撑芯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管缠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缠绕机。
背景技术
在胶管生产过程中一般借助缠绕机在胶管外层包线,用于增加胶管的整体强度。由于胶管被挤出后处于未成型状态,故为了避免在缠线过程中压瘪胶管,需要在胶管内设置支撑芯,并在缠绕完成后再将支撑芯抽出。增加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且支撑芯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效缠绕机,可直接缠绕于挤出的胶管外侧,省去了抽插胶管支撑芯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效缠绕机,包括外壳、设置有所述外壳内部的主轴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主轴上的缠绕机构,所述主轴内设置转动设置有穿线管;
所述缠绕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主轴两端且转动方向相反的左侧缠绕单元和右侧缠绕单元,所述右侧缠绕单元与所述穿线管远离所述左侧缠绕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缠绕单元的引出线由所述穿线管远离所述左侧缠绕单元的一端穿入,并由所述穿线管的靠近所述左侧缠绕单元的一端穿出;
由所述左侧缠绕单元穿出的引出线和由所述穿线管穿出的引出线先后缠绕于位于挤出机的芯棒处的胶管外侧。
优选的,所述左侧缠绕单元和所述右侧缠绕单元均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主轴外侧的线盘和呈圆周阵列均匀分布于所述线盘上的线筒;
所述左侧缠绕单元的所述线盘与前端分线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缠绕单元的所述线盘经所述穿线管与后端分线器固定连接;
所述左侧缠绕单元的引出线由所述前端分线器引出,所述右侧缠绕单元的引出线依次经所述穿线管和所述后端分线器引出。
优选的,所述缠绕机构下方的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对应所述左侧缠绕单元和右侧缠绕单元设置的左侧驱动单元和右侧驱动单元;
所述左侧驱动单元和所述右侧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左侧缠绕单元和所述右侧缠绕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侧驱动单元和所述右侧驱动单元均为皮带传送结构。
优选的,所述左侧驱动单元和所述右侧驱动单元均包括变频电机、底端传动皮带轮、顶端传动皮带轮和传动皮带;
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底端传动皮带轮连接,所述底端传动皮带轮经所述传动皮带与所述顶端传动皮带轮连接,所述顶端传动皮带轮与所述线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2、节省了支撑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金通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金通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53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位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