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中空纤维复合膜的膜电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69071.9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秦京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475 | 分类号: | H01M8/2475;H01M8/1004;H01M8/040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尚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702 | 代理人: | 朱江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空 纤维 复合 电极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中空纤维复合膜的膜电极组件,涉及膜电极组件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内部活动套接有电堆,所述电堆包括隔板、阳极板、阴极板和质子交换膜。本实用新型外壳与支撑板相互组合套接于紧固件和电堆外围,利用外壳的矩形结构,有效将紧固件和电堆包裹起来,对电堆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外壳结构简单,使用和放置方便,利用电堆的整体结构,电堆采用夹层的方式,将阳极板、质子交换膜和阴极板有效组装至一起,配合隔板一侧的通气槽与连接管相互连通,按照流量计量比例通入氢气和空气进行单体燃料电池的性能测试工作,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电极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中空纤维复合膜的膜电极组件。
背景技术
膜电极组件(MEA,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又称膜电极,是燃料电池发电的关键核心部件,膜电极与其两侧的双极板组成了燃料电池的基本单元燃料电池单电池,由极板、气体扩散层、催化层、质子交换膜组成,因此组件填装密度小,使用过程中的反冲洗水流量和流速低,不利于复合膜的抗污染性能,影响膜的使用寿命。
现有装置中,膜电极组件大多仅通过外部框架进行初步固定,部分组件裸露至外界,使装置防护性较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影响,不能正常运作,鉴于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基于中空纤维复合膜的膜电极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中空纤维复合膜的膜电极组件。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中空纤维复合膜的膜电极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均开设有小孔,且外壳底端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外壳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内部活动套接有电堆,所述电堆包括隔板、阳极板、阴极板和质子交换膜,所述隔板顶端固定连接有阳极板,且阳极板顶端固定连接有质子交换膜,所述质子交换膜顶端固定连接有阴极板。
上述的,所述外壳整体为矩形,且外壳两侧中心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外壳内部活动套接于电堆和紧固件外壁,且外壳两端开设有通风口。
上述的,所述基座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基座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由多个条形板组成,且条形板之间设有空隙。
上述的,所述紧固件整体为矩形,且紧固件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外壁有多个条形板组成,且空腔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堆。
上述的,所述紧固件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管,且连接管一端与紧固件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另一端活动衔接于小孔内部。
上述的,所述电堆以质子交换膜为中心分为上下两部分,且质子交换膜位于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所述阳极板与阴极板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
上述的,所述阳极板与阴极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内壁一侧开设有多个通气槽,所述隔板内部通过通气槽与紧固件两端连接管相互连通。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基于中空纤维复合膜的膜电极组件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外壳与支撑板相互组合套接于紧固件和电堆外围,利用外壳的矩形结构,有效将紧固件和电堆包裹起来,对电堆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配合外壳两端的通风板,保证外壳内部能够有空气进入,且紧固件与支撑板都具有通风空隙结构,有效降低内外壳内部热量,外壳结构简单,使用和放置方便,方便进行通风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秦京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秦京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69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阵式粮食混样试验样品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雾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