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压花羽绒服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87556.0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96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谢焓;伍嫣;魏莉;高一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林(福建)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00 | 分类号: | A41D3/00;A41D31/02;A41D31/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压花 羽绒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压花羽绒服,包括采用面料拼接而成的羽绒服本体,面料包括面层、里层以及设置在面层与里层之间的羽绒层,所述面层包括梭织布、复合在梭织布上的胶粘剂层、设置在胶粘剂层上的植绒花型以及复合在梭织布上并包覆植绒花型上的薄膜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在胶粘剂层上设置植绒花型,立体感更强,更为轻质,植绒花型位于梭织布与薄膜层之间,被梭织布与薄膜层保护,在穿着和洗涤时,植绒花型更加稳定,不易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压花羽绒服。
背景技术
羽绒服的轻薄及保暖性使其在冬季广受人们青睐,也是每年冬季的市场热点,现市场上的羽绒服保暖舒适等性能均不差上下,但应用的面料多为单一的梭织平纹面料,外观普遍单一,没有特色。羽绒服不再仅仅作为御寒功能性服装出现,而是变得更加追求轻薄、设计感元素不断提升,并且能够适应通勤、商务、休闲、出游等多种生活场景。在众多的羽绒服中如何一眼就吸引到消费者,更是应在面料及款式上应用创新。
在申请公布号CN114536880A,名称为“一种保暖性能高的羽绒服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保暖性能高的羽绒服,包括面料、里衬、以及设于面料和里衬之间的羽绒,所述面料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混纺织物层、第一隔热层、弹性纤维层、第二隔热层、印花层;其中,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隔热层均采用水乳状粘合剂与相邻层粘接;其中,所述印花层上均匀设有若干树脂凸出端,所述树脂凸出端高出所述印花层0.5-1mm的范围内,且若干所述凸出端在所述面料外表面形成颗粒状表面。上述专利中的羽绒服,虽然采用数码喷印的方式形成印花层,但数码喷印的印花层基本为平面结构,立体感不强;多次涂覆树脂层,会使得羽绒服的质量增大;在羽绒服的表面上形成颗粒物,一旦部分颗粒物被剐蹭掉,难以修复,将使得羽绒服变得不美观,可能被弃用,影响羽绒服的使用寿命。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型立体感更强、花型稳定、更加轻质的立体压花羽绒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压花羽绒服,包括采用面料拼接而成的羽绒服本体,面料包括面层、里层以及设置在面层与里层之间的羽绒层,所述面层包括梭织布、复合在梭织布上的胶粘剂层、设置在胶粘剂层上的植绒花型以及复合在梭织布上并包覆植绒花型上的薄膜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薄膜层为TPU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植绒花型为尼龙绒毛,以喷射植绒的方式粘附在所述胶粘剂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植绒花型的高度在1mm至7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TPU薄膜的厚度在0.015至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梭织布由经纱与纬纱交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为30D/36F的涤纶全拉伸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沿经向,每英寸所述纬纱的根数为140根,沿纬向,每英寸所述经纱的根数为220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以平纹组织交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面层和所述里层通过车缝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面层的克重为78g/m2。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在胶粘剂层上设置植绒花型,立体感更强,更为轻质,植绒花型位于梭织布与薄膜层之间,被梭织布与薄膜层保护,在穿着和洗涤时,植绒花型更加稳定,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林(福建)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柯林(福建)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87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导电片的成型模具
- 下一篇:铸石岩浆封堵贮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