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16824.7 | 申请日: | 2023-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53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王志伟;于创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36/24;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效率 食品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料理杯,所述料理杯包括杯体和设于杯体外侧的外覆壳,所述杯体的内壁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内凸出的扰流筋,且杯体的外壁对应扰流筋位置形成凹槽,所述外覆壳包括覆底和从覆底向上延伸的覆片,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杯底,所述杯底的底壁与覆底的底壁之间设有热超导介质容腔,所述热超导介质容腔中设有热超导介质,所述覆片与凹槽位置对应,且与凹槽之间形成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所述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的底部与热超导介质容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使料理杯的底部、中上部均得到加热,从而对料理杯内食物进行环绕式立体加热,显著提升料理杯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食物的烹饪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带加热功能的食品加工机,设有料理杯和发热盘,采用发热盘加热料理杯的底部来加热料理杯内食物。这样造成料理杯的底部温度高,料理杯中上部温度低,导致位于料理杯中上部的食物无法吸收足够的热量,为了实现料理杯中上部的食物完全加热,就需要更长的加工时间,加热效率较低,食物加热不够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改善料理杯中上部对食物的加热效果,可以显著提高加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料理杯,所述料理杯包括杯体和设于杯体外侧的外覆壳,所述杯体的内壁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内凸出的扰流筋,且杯体的外壁对应扰流筋位置形成凹槽,所述外覆壳包括覆底和从覆底向上延伸的覆片,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杯底,所述杯底的底壁与覆底的底壁之间设有热超导介质容腔,所述热超导介质容腔中设有热超导介质,所述覆片与凹槽位置对应,且与凹槽之间形成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所述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的底部与热超导介质容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杯底与覆底的形状对应为圆台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覆底的上口端高于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的底端,以使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的底部与热超导介质容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杯底的侧壁与覆底的侧壁之间设有与热超导介质容腔连通的热超导介质流通间隙。
优选的,所述热超导介质流通间隙在料理杯的整个周向上厚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热超导介质流通间隙的厚度为0.1-1mm。
优选的,所述外覆壳与杯体焊接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杯体和外覆壳采用不锈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杯体和外覆壳为拉伸成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料理杯沿周向均布有三个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杯底的底壁与覆底的底壁之间设有热超导介质容腔,热超导介质容腔中设有热超导介质,因此采用发热盘、发热管或者其他结构加热料理杯的底部时,热超导介质容腔中热超导介质被加热,对料理杯的底部进行加热,并且加热后的热超导介质向上沿着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流动,使料理杯的中上部也进行加热,这样,料理杯的底部、中上部均得到加热,从而对料理杯内食物进行环绕式立体加热,显著提升料理杯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食物的烹饪质量。
另外,在常规的料理杯杯杯体外侧增设外覆壳,利用扰流筋外侧的凹槽与覆片配合形成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利用杯体的底壁与覆底的底壁形成热超导介质容腔,即可形成本实用新型中的料理杯,并且无需额外加工出对应扰流筋位置设置的凹槽,可以降低加工成本。
2、由于覆底的上口端高于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的底端,从而使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的底部与热超导介质容腔连通,也有利于热超导介质容腔中热超导介质被加热后,均匀的流向多个热超导介质流通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16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